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第 141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梦回

    俞立信在李君实的书房里研究了半天方侍朗的案子卷宗,至晚终于勉强留下阿君的八字,李君实捺下性子,恭敬送走准岳父,急命扫雪备马,自己披了件披风翻身上马,连夜把钦天监监正从床上挖起,立逼着合八字。

    白须白发的老监正满脸无奈道:“九爷,合八字又不是喝茶,烧开水就可沏上。合八字先得选吉日,再斋戒沐浴焚香,静志虚心以求上天指示,哪能即时就得?九爷请回吧,老朽这就选个最近的吉日,一俟合好八字,必定尽快送到九爷府上,不需九爷多催。”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脸皮忒厚,好歹也托个长辈来吧,哪有当事人自己拿着八字急吼吼地来的?世风日下啊!

    李君实得了老监正的保证,又恭敬恳求了几句才告辞而去,并不知道自己在老监正心里成了反面典型,不过知道了他也不在乎,他才不要听那些人端着长辈的架子问东问西,完了再嫌弃门不当户不对什么的,怎一个烦字了得!

    李君实再怎么心急,也只得耐下性子等那迂腐的老监正慢慢地走程序,并不敢去催。

    好在老监正虽迂腐,却也知道李君实仍有圣宠,并不拖延,老天也给面子,第二日就是吉日,第三日合了八字,乃“白头携老、子孙满堂”的天作之合之象,李君实给了厚厚的谢礼,高高兴兴地揣着老监正的批语,连自己家也不回,直接去了俞家。

    俞立信拿着天作之合的批语,无语地望着李君实,心里极度不爽:养了十几年的女儿,这小子凭什么伸手摘桃,要把阿君娶走,还这么迫不及待?哼!

    李君实被看得战战兢兢,生恐一个应答不对俞立信又反悔,只得用求救的眼神看向方氏。

    作为同床共枕了近二十年且感情深厚的夫妻,方氏对俞立信此时的心理再了解不过,又好气又好笑,又可怜李君实没有父母教导只能自己瞎碰,只得开口打破僵局,“小九啊,即是八字相合,我们也不为难你,你回去请个长辈,再请人媒人来,这亲事你自己来提可不合规矩啊。”

    李君实一怔,可不是嘛,哪有自己给自己上门来走六礼的,还好伯父伯母知道自己只是莽撞,并不是对俞家无礼,要是别人家,不定把自己打出门去呢。

    满脸通红地长揖,“小九失礼了,请伯父伯母谅解,小九这就回去请长辈。”

    飞也似地逃了。

    回去请了一个同族的老婶娘、老荣郡王妃邱氏出面,请了官媒,走起六礼来。

    听说纳采按古礼是要提着大雁上门方为慎重,李君实请了谢玄霜,快马去附近山上设下机关,蹲守了一夜,天公作美,现在正是春天大雁回归的季节,终于猎到一对完好的活大雁。

    为什么是大雁?汉代儒学大师郑玄解释为何纳采以雁为“挚”的原因说:“用雁为挚者,取其顺阴阳往来。”

    古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古代汉族人,注意到这一规律:大雁每年秋季天气逐渐变冷时,会从北方飞往南方;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时,又从南方飞回北方,大雁的这种生活习性,被古人视为通晓阴阳消长变化的象征。故包括纳采在内的诸婚礼仪式,皆以大雁为“挚”。

    六礼才走到一半不到--纳吉,不得不暂停下来,因为杏榜揭晓了!

    揭榜这日却不巧春雨绵绵,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名落孙山之人的眼里当然是此恨绵绵如这恼人的雨一样无绝期,可在榜上有名之人眼中,却是春雨贵如油,好雨知时节啊!

    俞家众人就是后者,俞立信不负众望,中了第八十九名,俞家不论主仆都喜气洋洋,走路带风。

    不过俞家本终是是客居京城,打赏送走了报喜的衙役,散了喜钱,就只有李君实和阿苗母子来道贺。

    人虽不多,但胜在都是亲戚,不用客套拘束,倒也气氛热烈融洽。

    阿苗母亲古氏虽为人精明,但却是典型的传统贤妻良母,性情宽厚,自阿苗长大有主见后就秉承“夫死从子”的古训,从不肯违背阿苗的意志,所以对阿苗喜欢的凝姿也比较宽容,接触几次后发现凝姿性子外柔内刚,为人善良大度,行事进退有度,且又聪慧能干,越了解越喜欢,简直当成自己亲生的女儿看待,阿苗有次当着方氏的面抱怨古氏有了媳妇忘了儿子,把方氏开心得合不拢嘴,对这门亲事愈发满意,两家遂来往密切起来。

    李君实亲事已定,心情大好,手头又宽松,知道俞家贺喜的人少,今天除了带贺礼,还带来一班京城有名的杂耍班子,要不是俞立信家是南边人,听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