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同去漕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众怒难犯,毕竟是在郑国之地,许国大夫虽有甲士也不敢大开杀戒。更兼周围难民人数众多,即便许国的甲士们皆能以一当十,料也讨不得好去,看来此次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刀剑入鞘,那许国大夫临行前还不忘愤愤地放下狠话:“自今日始,许国再无夫人。”

    一行人架着马车扬长而去,留下满地烟尘滚滚,一场战斗得以化为虚无。

    不过能不战斗,卢布自然是最开心的。毕竟以他刚才的所作所为,口口声声说着大义,风头出尽,打的时候也必然会被敌人重点照顾。刀剑无眼,他的冷兵器功夫自己心里知道,能讨了好去?一股热血上头不自觉出来想想都有些冲动啊。

    眼下情况却是最好的,他“义士”的好名声也有了,更进一步得到了许穆夫人的信任,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投奔卫国国君必然需要引荐之人,更何况自己等人是齐国人,若是所托非人的话,极可能不被重用和信赖。

    眼下这引荐之人自然不需另找他人,非许穆夫人莫属了,作为国君的妹妹,卫国的公女,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了。给她留下了好印象,算是意外之喜。

    许穆夫人见许人得以退去,心中也是长舒一口气,“人皆道这许国大夫粗鄙,以勇武无谋著称,今日却蒙他赦还之恩。姬淇无以为报,心中唯祝大夫康健。”

    外人看不透,许穆夫人却心有明镜,许国大夫演了一出好戏,看似无比愤怒实则却将自己轻轻放过。当年以一当十的助许国复国的勇武之人,真的会惧这点难民吗?

    虽然是有意放过,但许穆夫人依然是对着众人连声道谢,特别是对最先出来维护她的卢布等人更是高看一眼。刚才那样有性命之忧的情况下,能站出来就可当一个“义”字。

    打听到他们虽是出自齐国的望族,却都是家中的庶子、次子,本来也有投奔卫君想去跟狄人作战来建功立业的打算。这回双方算是患难相识,正好各取所需合在一处,一起向曹国进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叙了些许闲话,分了尊卑主次,卢布等人摇身一变成了许穆夫人的护卫。

    那卫国的五名甲士见卢布等人被招揽,见机也顺道一起投效了。无它,多日的流亡之苦折磨下,思故国也。曾经他们在狄人的刀剑下的确怕死,现在才知流亡异国他乡有多艰难,不想毫无价值地死在国外,就是死也想再回乡梓之地再看一眼。

    清邑的十几甲士中也有四人见归乡无望,又被卢布一番诱人劝说,蛊惑动了心。

    什么齐侯已发兵两万汇合宋、曹两国兵马共同并力驱狄,不日卫国就要全境光复了,此时正是落难士人们重拾家名的好时机。于是经不住诱惑的他们,经卢布引荐也投效了。郑卫交界本就不远,自己恶了郑君,不如去卫国建一番功业再将妻儿接来团聚。

    这九名甲士分为两波,互不统属,此刻却因为卢布先前的大义之举,光辉形象深入人心,而共同暂推其为首以做统领。

    不仅如此,难民中也有许多被卢布所说卫国即将光复之事打动的。

    齐侯之威,管仲之名,如今的山东各国路人皆知,既然此番有齐国出兵,想来卫国收复旧土的希望很大,于是小一半的卫国难民思量再三后也决定相随。

    毕竟身在郑国,他们很可能会被郑国的士大夫们当做流民,甚至被捕为奴隶,成为毫无人身自由之人。那样子孙后代就只能一直做奴隶,若是没有大的机遇永世翻不了身了。也罢,再回卫国看看吧,庶人总比奴隶要好。

    于是卢布在禀明许穆夫人后又从中顺势收编了一波,得青壮步徙五十余人,分在各甲士之下。差不多每个甲士都能领兵五人,暂为伍长。

    而许穆夫人也顺水推舟,以卫国公女的身份暂时将卢布任命为戎长之职,并将从许国带来的财货对着新成立的兵士们赏下一些,以作笼络。

    戎长是军职,一般由各国的下士担任,五人为一伍,十伍(50人)为一小戎,四小戎(200人)为一卒。戎长多为下士担任,卒长则多是中士。

    当然如果按照现在队伍里甲士的数量来说,即使卢布做个卒长也绰绰有余。不过这些甲士都是落难或者溃败之人,去了卫国能不能得到卫君的承认和分封仍然是个问题,所以眼下被暂时安排在伍长之位,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而卢布倒没什么不满足的,毕竟自己之前只是普通国人,还是先有了士的爵位再说。

    从国人到士人,这已是一个非常难跨越的鸿沟了。

    如果许穆夫人这个任命到了卫国,卫戴公仍然承认的话,那么卢布就能顺势获得卫国的下士爵位。以卫国如今的局面,建功立业的机会可不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