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风清气朗秋分后(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桑弘羊的每一个政策都主要指向此时的商贾群体,看起来和勋贵大臣并无什么挂碍。但是在中国,行商贾之事怎么可能没有一两个靠山,有了靠山之后又需不需要进行利益输送。可以说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都有那么几个商贾朋友,彼此之间都有着闪着金光的情谊。

    为什么之前卜式提出“请烹桑弘羊”的口号后有那么多人响应,还不是因为感同身受,想要止损吗?

    天子沉吟了片刻后,就道:“治粟都尉,就由你来向太常解释此事吧。”

    霍嬗所在的位置只能看到桑弘羊的背影,只见这位当世经济第一人的身姿稳如泰山,显然是对此事胸有成竹。

    “臣以为太常之言自有其道理,然失之偏颇。须知管子云:‘国准者,视时而立仪。’高祖之时,天下有六十二郡,及至陛下治世,天下已近百郡,户口更是倍于高祖之时。天下大贾,更是以奇致胜,经营工商之事,购置田产乃至素封之家。时移世易,高祖之法未必能适应当今之世。”

    与后世不同,天下间公认的圣人乃是周公旦。

    而管仲,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首辅之臣,在诸子百家之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基本上黄老、儒、法、墨等学派的学说都能看到对于管仲的推崇,是天下人公认的大贤。

    关键是平准政策的雏形还真的出自这位春秋前期大佬的手笔。由于管仲相齐,更是齐黄老所供奉的祖师爷,用他的话来驳斥黄老,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在管仲治理齐国的思想中,由国家出面控制物价,统一制造器物并用于生产,对山林的采伐进行管控。反正大部分古典时代能够想得到的生产领域,管仲要求国家必须给予管理。这也是桑弘羊入朝以后采取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天子对杜相夫言道:“不知太常以为治粟都尉之言如何?”

    “臣以为治粟都尉之言大谬。太宗令:‘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此令乃是为了使士庶皆可享其惠泽,可见自汉兴以来,诸位先帝无不是在与民休息,未尝行此与民争利之举。”杜相夫说道。

    与民休息,这个词是自汉以来就倍受黄老政治家推崇的理念。也正是为了与民休息,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就采用了黄老之家的学说治理天下。汉初的名相如萧何、曹参等人都是将黄老之言身体力行地予以实施。六七十年间,就将因秦末大乱满地疮痍的天下恢复如初,甚至更加兴旺。文景二帝更是给天子留下了一个相当厚实的家底。

    而与民争利,其原话应该是:“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这句话是春秋时鲁国国相公仪休的名言,在元光元年的贤良对策中被董仲舒重新提出。

    注意,这里的与民争利可是后来的与民争利不是一个概念。此时的与民争利还是指的食禄者,也就是从天子至官僚这一整个统治阶级不得和下民们争利,而不是后来的宋明文官们所指的朝廷不得与士大夫争利。

    虽然那些文官们的场面话说的比谁都动听,话里的表述肯定没这么直接,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有文化的人就是不太一样,忽悠起人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最后把皇帝忽悠瘸了的也不在少数。

    “与民休息,乃是与下民以休息。臣以为家资千万、万万的各地大贾应当不在此列。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商贾们能够于短短几十年间兴起,也是因为太宗、先帝仁慈,让他们借山林之利兴家,行货殖流通之事。如今盐铁、均输、平准之事皆有益于国,无害于人,还可以佐助于边费,则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老神在在地应对道。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治粟都尉此言甚合朕意。”天子长笑道。

    纵然是为了从商贾、勋贵那里割肉,天子也需要一个十分好听的名目。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这话说得多漂亮,一下子就把这一系列政策给装点的光鲜亮丽。

    后排的霍嬗听到桑弘羊的这句场面话,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可是“我大清”圣祖康熙爷的名言,就因为这句话也被奉为千古一帝,为后世之人称颂。当时掌管笔杆子的文人们更是对此项政策大加赞赏,认为乃是千古所未有之善政。

    霍嬗当时就想说一句“呸”!只是不加赋而已,又不是不收税。要不是一直加税,“我大清”后来割地赔款的时候哪来的那么多银子,总不可能都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留下来的吧。

    文景二帝期间逐步将三十税一定为永制,整个西汉一朝都按此施行,这样的政策不更应该大吹而特吹。

    像桑弘羊的这句话,就应该当成是政策亮点,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一点。掌握舆论阵地的重要性,作为后世之人的霍嬗还是十分清楚的。

    夸完了桑弘羊的这句话以后,天子又对杜相夫说道:“太常还有什么想要讲的吗?”

    杜相夫只得拜道:“陛下圣明,臣不能及。未能晓陛下之志,乃是臣的过失。”

    他还能说啥?

    天子都说桑弘羊的那句“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好了,他要是再跳不就是找不痛快了吗?

    在汉室,大臣反对皇帝的政策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从高帝到当今,跟皇帝当众顶牛的大臣可谓是数不胜数。也没见过有几个被打击报复的。

    为了公事出言,和因为其他问题和天子结怨那是两个概念。一项新政策,自己点出一些其中可能的问题那叫公忠体国。但是天子的意志,要是违反了,那叫找死。

    至于自家背后几个一直在奉上孝敬的商贾,让他们收敛一点就好了。天子的这些政策又不像前几年的算缗告缗一样直接要命。

    算缗告缗,这个由张汤提出,由桑弘羊发扬光大的政策,从元鼎三年起一共实施了三年,在汉室获得大量财富后已经告一段落。虽然打击了大量商贾,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商贾依然活得十分滋润。

    更别提桑弘羊的话里还点到了边费,谁不知道当今天子一直想要立下前人所未有的功业。要是打扰了天子用兵的大计,自己这个太常也就可以不用做了。平准施行以后,他们也不过少赚一点而已,总比要命来的好一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