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不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本来陆秋堂已将这案子放下了,是儿子执意要去寻徐家小七探一探,他这才记挂上了。哪想到这一扯,竟然扯出这许多话来。

    脑子不但没清楚,反而更乱了,他默了片刻,强行中止了这个话题。

    正要与儿子说一说,接下来的琐事安排,就听得他那儿子问:“父亲,祖父生前可曾有过一间雅室?”

    陆秋堂顿时又黑了脸:“你问这个做什么?”

    才刚他想到他那个不着调的老子,都没敢往深处想!

    虽这是亲老子,可陆秋堂一提起来还是恨得牙根痒痒。

    无他,他这老子忒不安份,忒地败坏家业了。

    原他们陆家也不算真正的寒门,虽称不上富足,也算小有产业。偏他这老子明明顶着个聪慧的名儿,却不走正道儿。

    先前老娘在的时候,这老爹还收着些,待到他娘一病去了后,就跟那没笼头的马似的,可算是尽情撒起了欢儿。

    见天和那些僧僧道道神婆神棍的凑作一堆儿,不是天天闷头研究什么相术,便是大半夜不睡觉,坐在屋顶上看天,学什么观星。要么呢,十天半月,一月两月不着家。

    没几年光景,本来不甚丰的家业,就被这老爷子霍霍得差不多了。

    没得法子,只好从镇上搬到乡下。老爷子还死性不改,学什么高人雅士在半山腰寻了个破山洞,当作雅室。不是闭关便是炼丹。

    这还不算,儿子周岁那年,他又疯疯颠颠,说要与儿子作法开智,那会儿他虽恼他老子不走正道,到底还是他老子,因见老爷子兴头,也就半推半就的依了他。

    也不知是因他这一纵容,果真叫老爷子使了个什么密法,在儿子身上施了什么僧道之术,还是怎样。

    这儿子到了三四岁时,时常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两句叫人琢磨不透的话,又是天上飞的铁鸟,天上飞的大船,还有一些听都未听过的词儿,诸如什么“极光”“绝境之地”之类的。

    夫妻俩一开始没多想,还当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天马行空的童言童语,这是出现的次数多了,这才觉出不对来。

    可是问儿子,儿子转头就忘,根本不记得自己说过这话。

    气得陆秋堂要拿他老子问个究竟,可那老爷子进京参加过儿子的周岁宴,回乡没两个月,就叫塌方的山体给埋了,一块被埋的,还有儿子才刚提到的那间雅室!

    想到这儿,陆秋堂俩眼跟探灯似的在儿子身上打量了几个来回:“昭儿呀,你最近又和从前那样,会冷不丁地知道一些事么?”

    陆昭含笑摇头:“并没有。”

    陆秋堂自是不信,一声哼:“那你好好的提你祖父的雅室做什么?”

    他并没有和儿子提过他老子有这么一间破山洞!

    还有,才刚儿子提到圣慈高皇后的事儿,好似知道什么似的,这也让他忍不住胆颤心惊。

    正琢磨着问一问,就听陆昭笑道:“母亲提过。”

    嘁,这母老虎!陆秋堂悻悻捋了把胡须。他虽不完全信儿子的话,却也不想多想了。因为想不明白啊,什么天上飞的铁鸟,铁鸟还能在天上飞?

    也突然不想问了,若真有“神”这种东西,那也是凡人之力所不能及的,多思无益。

    他横心抛下脑中繁杂念头,转而语重心长地叮咛儿子:“你祖父的事儿往后不许你再想,反正他老人家笃信他百年之后,一准会成仙的,这会子怕不是正在天上快活呢。”

    陆昭含笑颌首,只是眉宇之间,仍带着一抹不易觉察的沉思。

    初时,他看那一片白色的袍角,只觉得熟悉,并不记得在哪里见过,直到方才,一些片断冷不丁撞入脑海。

    那是一间石洞,在石洞深处的墙壁之上,挂着一副画。画中人面目如何,他瞧不清楚,只能隐约看到白色的衣袍和卦幡的轮廓。他是祖父的画中人。

    他并不知道祖父曾有间雅室,但当脑海中浮现这间石洞时,却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这就是祖父的雅室。

    他并不知这是何缘故,一如之前那些曾在脑海闪现却转头即忘的片断。

    还好的是,这一次,它并没有转瞬即逝,直到现在,它还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间。

    或许有朝一日,他能亲手解开这个谜团。

    就在父子二人,说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然临近京城的姜老太太也得着了消息,这消息算是两头挤。

    她这头才刚在京郊的驿站从那过路的官员嘴里听到消息,前往漳州报丧扑了空的程家下人也快马赶到了。

    姜老太太话都没听完,身子晃了几晃跌坐在椅子上,几乎昏死过去。

    姜六姑娘姜芫亦是满目震惊。

    又变了!

    又变了!!

    上一辈子,京城并未发生过如此惨案!!!

    不过随即,她就舒了一口气,这是好事啊,这五个祸害死了,后面那些不好的事便不会发生了。

    在当时下,大概没有人能想的到,堂堂宜宁侯府嫡出公子,竟然做了帝王的禁脔。而今上这个人人称道的圣明天子,不过短短几年便昏聩至此。

    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一年半以后,会有一种叫做“无忧散”的东西,会很快风靡整个京城,那是一种让人深度成瘾且久服就会丧失战斗力的邪物。而把这东西从关外带到大齐的,正是安国公府那位江三公子,江贵妃的亲弟弟。

    更不会有人想到,长宁大长公主的儿子韩二,居然与和阳郡主这位姑母有了奸情。顾郡马激愤之下,失手将韩二打死,长宁大长公主血洗郡马府,顾郡马外逃,后来做了叛军中某一支的首领。

    看似无害的工部老尚书的孙子,却早被策反,在李回大军逼近京城之际,里应外合大开了城门。

    可以说,永安二十六年,只所以在她记忆中,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印迹,不止是姜府的祸事,还有这些群魔乱舞叫人目不暇接的衰败之象。

    仿佛有人早就在暗中布局,专等在这一刻爆发。

    而程泽无疑是五人当中,危害最大的那一个。

    他不知道用何手段设计勾引了徐家小一辈里唯一的嫡女徐明珠,导致徐明珠羞愤而亡,爱妹如命的徐家七爷,为此愤而仗剑几乎屠了程家满门。而后,他被徐国公爷打发到边关避祸。

    虽然她至今都不明白,聪慧如徐明珠,怎么可能会着了程泽的道,委身于他,但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后来她不止一次想,若是当初,没有这档子事儿,徐家七爷便不会离京。

    他不离京,太子或许不会弑君。

    他与太子自幼一同长大,又是表兄弟,情份自然非常寻常。太子有什么事不与旁人说,定然会与他说。

    然而他离京了,泼天祸事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