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老叫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以目示意这才止住,魏解两人一听谢五娘要走,便也告辞,四人一同仍由那根长绳滑了下去,乘船到了东山,三人一面在店中待茶,一面将那马鞍镫备好,谢五娘又重托了,白泰官连声答应,一面告辞,一面又问道:“老前辈既想在这匹马上找出故人下落来,能以那位姓名见告吗?否则即使将这匹马来历打听清楚,不知道要访的人是谁,岂不又失之交臂?”

    谢五娘略一沉吟道:“其实说也无妨,我那故人姓祁,他乃山阴人氏,当年满人南下,我们原曾共过若干大事,后来他因事北去,以后便消息杳然,没有下落,老身身世本值不得一说,但此人实在是我平生唯一知己,所以始终念念不忘,他当年行时,只携得一马一剑,那马名墨龙,却真与这匹龙驹一般无二,所以老身不得不做这个妄想,如蒙代为探称下落,能以相告,这个心愿,便也算稍遂了。”

    说罢凄然,又一再相托,白泰官连忙答应,跨马作别而去,这一次回程更为迅速,赶到镇江也不过初更时分,更不耽搁,一路直向江边而来,过了北固山,一看那船仍泊原来江岸,离开还有老远,便听鱼老大笑道:“全是受了你的撮弄,却教我跟着吃这没来由的酒食,那白老弟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真要这样缠夹不清,我真有点受不了咧。”

    接着又听曾静笑道:“你又错咧,这些酒莱虽然由那曹织造送来,却全是我们汉人汗血之资,不过假手于他而已,我们不吃,难道倒该那些鞑虏享用吗?须知今昔不同,我们要谋的是匡复大明社稷,还我汉族山河,却与伯夷叔齐便两样,果真我们也向那两位不食周粟的大贤学样,那安坐在北京紫金城里的鞑酋支要说声正合朕意咧!”

    泰官连忙向那船上一看,只见船头上放着一张矮桌,鱼老者、不昧上人、曾静、翠娘连马天雄也团团围着,正在对月畅饮,正待招呼,那翠娘已经掉转头来,大笑道:“白叔回来啦,大事如何?我们先别谈别的事,我师父和肯堂先生对凤丫头的婚事怎样?我想这两位老人家一定不会答应吧。”

    白泰官一面下马,一面向各人分别见礼,走上船去笑道:“这事还须费点周折咧,我回来是请大家全到太湖上去一趟,如今事情又生了好多枝节咧。”

    翠娘忙从船头跳了起来看着天雄道:“如何?我猜对了吧,那年师弟就再了不起,两位老人家,可能让他讨一位师妹去做小老婆吗?”

    天雄也撑着船头站起来道:“当真长公主和肯先生全不答应吗?那我只有明天便赶去当面陈情恳求两位老人家咧!”

    白泰官方大笑道:“你两位全不用忙,事情却不是这样呢!”

    忽听那马长嘶一声,竟向船头上奔来,众人也一齐站了起来,曾静忙道:“不管事情怎么样,不拘哪一位,先得把这畜生拦着,不然这一席酒便全完啦。”

    天雄连忙一个转身,双手一拦,大喝道:“你且慢来,我们正谈着主人的事咧。”

    那马又吼了一声,不再向前,只用一颗马头,在天雄身上擦了两下,又回头上岸,就江边饮水,吃起草来。

    天雄忙又向泰宫道:“白兄此去究竟如何?真的两位老人家不肯答应吗?”

    翠娘寒着脸道:“两位老人家为什么肯答应?我猜不但我师父和肯堂先生不答应,便其他各位长老也未必不怪年师弟咧,你没听见白叔说又生了枝节吗?”

    白泰官大笑道:“你偏没有说对,老师父已经千肯万肯,只肯堂先生说要再问一问周路二位,所以一面着我北上,一面教大家去等候回音咧。”

    翠娘沉下一张黑里俏的脸大诧道:“我师父知道他是想讨凤丫头做小老婆吗?”

    白泰官又笑道:“她老人家不等信去早知道了,据她老人家说,为了这事,已经亲自北上查过一番咧。”

    翠娘不由噘起一张小嘴道:“师父真也老糊涂咧,这是什么事,她竟答应下来,这不气死人吗?”

    接着又道:“那么肯堂先生咧?他也就公然答应那年师弟这等妄作妄为吗?”

    白泰官道:“肯堂先生倒和你的意思一样,恐怕名分不妥,未免惹人议论。”

    翠娘忙道:“阿弥陀佛,这才真是一位知书明理的大儒,要不然,那不反了吗?”

    泰官又摇头笑道:“可是老师父却力主其事,反把肯堂先生怪下来咧,所以他才着我到北京去一趟,问一问周路二位的意思。”

    翠娘再不容人说话,又笑道:“你就去问也是白费,那路师叔人还不大问外事,我知周师叔素来外圆内方,而且嫉恶如仇,这种事他岂肯答应?说不定年师弟也许就要遭上一顿大大的训戒咧?”

    白泰官不由又大笑道:“你又没有猜对,据老师父说,那路兄并没有什么主张,这门姻事,倒有一大半是周兄作成的咧。”

    翠娘又一噘嘴道:“我才不相信,你是故意呕我玩咧,周师叔如肯作成此事那才怪,便我师父也不会这样老悖霉咧。”

    白泰官正色道:“我焉有骗你之理?不相信,反正明天你们大家全要到太湖去,不会当面再问一下吗?”

    鱼老忙道:“你这妮子疯咧,你白叔焉有骗你之理?再说,你为了云师妹的事,便敢公然犯上背后诽谤师父吗?”

    翠娘这才把头低下去不再开口,白泰官不由好笑,一面向天雄道:“马兄你但放宽心,此事决无关碍,如依老师父之意,已经回书允他咧,只肯堂先生怕外人议沦,未免令那年老弟有损声誉,所以才要再问一问周路两位,其实用意却也是深深惜他,因此老师父还说他偏爱自己的徒弟咧!”

    天雄闻言,方才放下一段心事,又道:“那么有关血滴子和此间的事,长公主和肯堂先生又做如何决断咧?”

    白泰官笑道:“那也必须向北京去问过周路二位才能决定咧,所以小弟连夜赶回便是为了向马兄索性借此宝马一行,要不然,长途牵延,却来不及咧!”

    马天雄不由又一怔道:“长公主既是太阳庵主,对年云二位姻事慎重还有一说,为什么这等大事,也不能当机立断,反而也要到北京去问周路二位咧?”

    晚村在旁不禁笑道:“这事既关着匡复大计,自须集思广益,你不听白老弟说教我们这里各人也去吗?那周路二位既然久留北京,所知定较我们详细,进退取舍之际,怎能不问一问他们咧?”

    天雄不语,曾静也道:“老师父的话不错,这些事,委实也非慎重不可,虽然机不可失,却也不宜操之过急,否则只差一着,挽回便不太易咧。”

    泰官见天雄沉吟似有所思,忙又笑道:“马兄伤势如伺?恕我还未问及呢。”

    天雄道:“诸承白兄关切,小弟伤势本来不重,只那毒药厉害,如今余毒既净,只一收口便可行动如常了,既是白兄立须北上,那马但借无妨,不过小弟尚有一事,须求足下,不知见诺吗?”

    白泰官大笑道:“你那下委的事我已知道,决无不允之理,大家且请全坐下来,既有这等丰盛酒席,我们边吃边谈不好吗?实不相欺,为了此事,小弟去的时候,饿了半日,回来又饿了半日,人是无妨,这肚子却不客气,已经在这里山嚷怪叫咧。”

    众人闻言均各大笑就座,泰官接着又向翠娘笑道:“有劳你给我赶紧添付杯箸来,还有这匹马也委实饿了,相烦仍托那酒店喂点料豆,明日还要借重它上路咧。”

    翠娘二次起身,一面向后艄取来一付杯箸一面笑道:“白叔为了此事,倒真是不辞劳苦,将来年师弟真要重重的谢你一场才对,不过那马上次爸爸费了不少事才寄顿好了,它服不服我管却未可知咧。”

    天雄笑道;“那倒无妨,我自有法子叫它服你调度,不过此马非细料不食,还须有点黄酒,才更显出它的精神,那便一切奉托了。”

    说罢,吹起一个胡哨,那马正在饮水,连忙抬起头来,又一路欢跳走向船边,立足不动,天雄接着把手一挥,又笑道:“行咧,只要你不打算骑它远去,洗刷溜汗上料,包管听话。”

    翠娘只笑声说:“这畜生倒真是人变的,就这等听话。”

    便上岸牵了那马径去,白泰官先举箸大嚼,又灌了两大杯酒,看着天雄笑道:“你放心,这一次我到太湖去,老师父对你那贵友,非常赞许,决无疑你所言不实之理,不过鞑虏中颇有能者,不容不各方打听清楚再定行止,你要托我的,一定是有信要寄给那年老弟,我遵命就是咧。”

    天雄正在心中有点犯疑,忽被说穿,连想托致函之事也被猜中,忙道:“白兄真是快人快语,实不相欺,小弟确有惟恐人微言轻,有误大事之意,所以才打算写上一信,托你带去,让他再当面说一下,想不到却全给你猜对咧。”

    泰官一面恣意饮啖,一面又笑道:“马兄错啦,固然我们这些人有好多长老对那年老弟全望之甚殷,也知之甚详,便对你的人品大概全明白,要不然,便不会这等相待,你这疑心却用不着咧,如果不信,等你到太湖便全明白了。不过你想教他和我面谈一下,这个能否办到,却未必,只好到时再说了。”

    天雄笑道:“并非小弟多疑,实在因为所关者太大,所以才不得不如此想,但能如此,我便算不负敝友所托咧。”

    泰官又大笑道:“交朋友交到你和年老弟这样也真难得,可惜此刻不能预定,否则我倒也深愿一见其人咧。”

    说着又夹了一箸清汤鱼翅吃着道:“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凭鱼老前辈这船上,却真难得有此盛席咧。”

    曾静笑道:“你别尽管贪吃,知道这一席酒是哪里来的吗?却吃不得咧!”

    白泰官道:“我怎么不知道,除了是姓曹的打发人送来与马兄养伤的,还会有别人吗?”

    曾静又笑道:“猜倒算你又猜对了,不过不是我拦着,鱼老将军真打算原席璧回去咧!”

    说着,又把别后情形略述,原来自从泰官走后,第二天,那曹寅又来相访,慰问天雄伤势之外,只谈些金焦江景,并未再强行相邀,但对鱼老却执礼极恭,任凭冷淡讥讽,却绝不介意,并说那李元豹自知理亏,伤势稍愈即来服罪,第三天人虽未来,却送了二百两银子程仪和一桌酒来给天雄,依着鱼马二位全不想收。

    但曾静斟酌情形之下,却令天雄收了下来,并代写了一个谢帖,给来人带回去,不料因此却引起鱼老不快,好不容易又邀了晚村来才劝了下来,一直到黄昏月上,方在船头饮用,却不料泰官也自回来,说完之后,白泰官看着鱼老大笑道:“怎么鱼老前辈近日也这等拘谨起来?须知我们既要谋这等大事,便拘不得小节咧。天下事有经有权,要照你老人家这等意思,这马兄和那位年老弟,你也能以鞑虏鹰犬视之吗?须知我辈做事,只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上能对得过思宗烈皇帝,下能对得后代子孙便行,既图匡复大业便须从远大者上面着眼,否则你便闹上一群伯夷叔齐,大家全跟着,一个一个的饿死,却于事无补咧。现在是我们和鞑酋斗智的时候,气节虽然不可不重,但必重的却不是小节咧!”

    晓村微笑道:“白大侠近来又参透一层了,我的意思便是这样咧,大节决不能苟且,生死之际更不可不辨,但既打算有为,有时便不得不暂入地狱浑俗和光,以便遮掩敌人耳目,否则莽莽神州已无寸土,却从何处立足,哪里做起咧?”

    鱼老不由也笑道:“那你为什么又出家当起和尚来,此刻只一回尊府,还不立刻就是位征君,贵显可致,却躲在这里偷吃人家的不义之食做什么?”

    晚村大笑道:“这却不能相提并论,我知道我是一个最无用的书生,除会得些子曰诗云且夫尝谓,其余既无力敌万夫之勇,又无旋转乾坤之才,所以才只有就我所能以图报国于万一,把微言大义安在时文之中,去替那些热中士子做个暮鼓晨钟,如果才能济用,再倒回去三四十年,那便另有打算不是这样呢!现在既然自己知道不行,假如再借达权变善之名去失节迎求富贵,那怎么行咧?”

    鱼老忽然哈哈一笑猛振双臂两眼精光四射道:“你这话也有道理,我也是自己知这一副好筋骨已经老去,到了无所用之的时候,要不然还舍不得不当那海盗,跑到这金山脚下来,但这样只管从权下去,转瞬便完咧,你还有那几百篇时文,可以质诸鬼神,我便未免太惭愧了。”

    天雄忽然举起杯来道:“世伯,你说这话,就该罚上一大杯才对,你老人家虽已老,那把宝刀却没老咧,岂不闻一息尚存,此志不懈,何况你现在还是雄心万丈,无异少年,一旦我们举起义旗,你还愁不能报国吗?”

    鱼老不由看着他大笑道:“好,你能说得出这等话,便使我又如对故人,自觉年轻了许多,当年你那尊大人老鹞子,便也是这脾气咧。”

    说着也举起杯来一饮而尽道:“既如此说,在我这未死之前,倒也要做上一两件对得起烈皇帝和后世子孙的事,让大家看看,要不今天吃下这种酒去,便自己对不过自己咧!”

    众人闻言正在抚掌叫好,忽见翠娘赶来。一路娇笑道:“这马果然有异寻常,只马大哥那么一声胡哨,一摆手,真老老实实的跟我去咧。”

    白泰官见天雄只一提及乃父,颜色又变,连忙乘机又道:“这马真有点异样,但因此我却替马兄引出麻烦来咧,你知道它的确实来历吗?此番我从太湖来,已经受了人家重托咧!”

    天雄不禁一怔道;“这马的来历,我倒略有所闻,但是谁要打听它的来历呢?”

    白泰官笑道:“马兄一向均在北方,容或不知此人,在我江南,只一提起,那便知道的人太多了,此人如论出身,只不过一个妓女,但确实是一个奇女子,并能为汉族争光,便在须眉男子之中也不多见咧!”

    天雄大笑道:“白兄原来竟也是一个风流人物,居然结识到青楼中名妓,既如此说来,这一个红粉知己,一定是梁红玉一流了。但她为什么要打听这马来历?须知此马小弟乃系借来,却做不得主咧。”

    鱼老也笑道:“白老弟向来不近女色,到现在连家都未成,怎么忽然和风尘中人来往起来?这妮子既能知道这是一匹宝马,又能慧眼识英雄,倒也真是一位奇女子咧,到底是谁,能也告诉我听听吗?”

    白泰官擎着酒杯大笑道:“此人虽然是个名妓,也真是人所共知的一位奇女子,只可惜我生得太晚,却不配和她论知己之交咧。”

    说着,把一杯酒倒了下去,又斟满了道:“鱼老前辈久在海外,恐怕也不知道,晚村先生和曾兄便该知道了,她便是那位在嘉定城下剑劈满洲三位有名巴图鲁的谢曼华咧,你二位请想,人家已是八九十岁的老婆婆,我够得上和人家论交吗?”

    晚村不禁失声道:“我真想不到,这位女侠尚在人间吗?怎么数十年来,就没听人提起,以我想来,她纵未死,便不是逃禅方外,也该遁迹深山穷谷之中,你怎么会遇上?她怎么忽然又打听起这匹马的来历来?这真匪夷所思咧!”

    白泰官把那才倒下来的酒,喝了半杯,夹了一大块蜜炙火腿大嚼着,一面又道:“你偏没有猜对,人家现在东山开着一家酒店,还用着两位了不起的老伙计咧。”

    接着又道:“她便是那善治鱼羹的谢五娘咧。”

    鱼翠娘连忙跳起来道:“原来那位老婆婆,竟是这样一位有名人物,那就难怪她的精神有点异样,那两个老伙计又是谁?想来也是两位了不起的人物了,照这样一说,我这趟下太湖去,倒非看看不可咧!”

    泰官笑道:“你要问那两位老伙计吗?一位是大闹南都行刺鞑王多铎的魏思明。一位是大明镇南关总兵解壮飞。”

    鱼老不由失惊道:“这三位我都有个耳闻,怎么闹到一处去,开起酒店来?既在东山怎么连老师父和庵中长老全瞒了过去咧?”

    泰官笑道:“老师父神目如电,焉有不知道之理,今晨我来时,这三位便拟上香皈依。这以后,便也是庵中长老,如今全已算是自己人咧。”

    鱼老大笑道:“近来庵中真是兴旺,除开后起之秀而外,便这批遁迹已久的人物,也一天多一天,如果那年羹尧,能再借鞑王之力,做出一番事业来,真也是一件快事。但有日能许直捣幽燕,重见汉宫威仪,我便死也瞑目咧。”

    曾静在旁笑道:“老将军要想看见那一天,并不太难,只是还须辟谷才行。”

    鱼老不禁愕然道:“此话怎讲?我既不修仙又不学道,好好的为什么要辟起谷来?”

    曾静大笑道:“你方才不是有耻食不义之意吗?真要做到不食周粟,要等到那一天,岂不非得辟谷不可?”

    鱼老又大笑道:“这二者怎能混为一谈?须知这种不义之食,却与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完全两样咧。”

    说着又相与大笑,天雄忙又道:“我虽不知这位谢老婆婆是何等人物,既然白兄与晚村先生都深知其人,自必是一位前辈女侠,但她怎么忽然查问起这马来历咧?”

    泰官笑道:“据她说,她有一位唯一知己,昔年曾携一马一剑,北上有事,那所携之马,名唤墨龙,毛片骨格烈性全与此马无异,心疑这马便是那马后代,想在这匹马上,打听出她那故人的下落来,所以才托我向马主探问一下,要依我说,女人到底是女人,这不嫌太过想入非非吗?”

    说罢,不禁又大笑不已,天雄忙道:“白兄不可如此说法,这位谢老婆婆的话,也许有几分猜对了,那马的前主人,原是邯郸城外北山崆内天龙寺,一位高僧,法名林明,却正是江南人氏,初到那里还是俗家打扮,也只有一柄短剑,和一匹黑马。偶然在那寺里寄住了些时,不知怎的,忽被老和尚留下,三言五句便出了家,后来又到北京城和晋北五台山各去过一次,老和尚一死,他便不再出去,这和尚不但精通内典,更擅书画,又有一身极好功夫,但从未显露一次,也从未提及俗家身世姓名,更绝少朋友往还,只有与傅青主先生,有一次对饮山中,相与大哭而别,此外数十年中,并没有看见他有俗人来访,却独对那匹老黑马非常爱惜,平日总以老伙计相呼,这匹马便是那匹老黑马和寺中旧豢一匹黑马交配而生的。”

    泰官不由点头道:“既如此说,也许那林明和尚,便是谢五娘的故人亦未可知,可惜我无暇分身回去,你到太湖以后,千万要将此事告诉她才好,要依我看来,这位老前辈也许和那和尚有一段哀艳故事亦未可知咧。据她说,生平只有这一项心愿未了,你便可想而知咧。”

    天雄笑道:“如果确实其间藏有什么事,这位老婆婆,倒也真情痴得很,只可惜那林明和尚,已在去年圆寂,那匹老黑马又不食殉主,便告诉她,也只好到邯郸去扫一扫那林明和尚的骨塔和义马墓,要想见到人和马却办不到咧。”

    翠娘不由一怔道:“有这事吗?你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呢?”

    天雄一笑道:“我在落魄邯郸的时候,全仗做短工度日,那和尚圆寂以后,义马殉主的事传遍地方父老,曾哄动一时,靠那建塔立墓的事,我也曾混过两天的饭落儿,怎么会不知道。这匹马原也豢养在寺中,自那和尚和老马一死,它却三不知从寺内趁机溜了缰逃了出来,不幸被那赶煤车的王八蛋收下,做了那拉煤车的牲口,又舍不得喂它,只一味鞭打驱使,要不是遇着我和年双峰两人,却真几乎冤枉下了汤锅咧,我和年双峰订交,也便从那个时候起,却也亏了这马咧。”

    翠娘只听得仰着一张俏脸笑道;“难怪这匹马有这样灵异咧,原来还有这等来头,照这样一说,这位和尚也许真是那位谢老前辈的故人亦未可知,便你不说,我也非告诉她不可呢。”

    鱼老不禁愀然道:“既然此马有这等来历,那位和尚一定也决非常人,只可惜河山变色,却竟令英雄披上僧服,老死空山,岂不可惜?”

    正说着,忽听了因在岸上大叫道:“鱼老施主好乐,怎又对月兴杯起来?白老弟回来了吗?”

    众人一听,连忙起身相迎,白泰官也忙道:“小弟已经回来,现在奉了老师父和诸长老之命,要请此间各位全到西山去一趟咧。”

    了因大师一面笑着,一面走上船头道:“难道老师父和在庵各长老,还不能做主,一定非要我们去不可吗?”

    泰官道:“不但要请此间诸位全去,还特为差了我赶到北京去一问周路二叔才能决定咧。”

    了因大师又道:“此事本宜慎重为是,我们去与不去无关宏旨,问一问周路两位,却是理所当然,不过这一来,你又要多辛苦一趟咧。”

    接着,向各人见礼之后把头一低,看见那一桌盛席,不禁又笑道:“鱼老施主今夜为何忽设这等盛席,是有什么事情吗?为何事前却不见邀咧?”

    那曾静忙又道:“大师快别说这话,目前他正生气咧。”

    说着又将曹寅送程仪送酒席的话说了,了因大师笑道:“这厮想是有钱没法花咧,所以各处乱送,不过他既说明是送马施主的,便与我等无涉,你只权当你这位老世侄请客,却无须生气。须知马施主既顶着王府护卫而来,如果拒之过甚,反非所宜咧。”

    鱼老笑道:“原来你也是这等说法,那就不怪他们全怂恿着我收下来了,不过来人却说是送给马老爷和各位大侠的,你也有份,这笔帐却不能单记在一两个人头上咧。”

    了因大师大笑道:“管他送谁的,我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出家人,这些荤酒与我无干,既然一尘不染,那笔帐自然也不会记到我头上来。”

    说着一同入座,又问到太湖的情形,泰官只说有关年云二人姻事,顾肯堂先生力主须一问周路二人,便血滴子之事,也须赴京探听之后再说,了因大师也点头称善,泰官又笑道:“那位博傅兄不是打算立刻北上吗?如今那林老前辈已经去了,可惜没有能让他二位同行,如今我这马太快却恐怕他赶不上咧。”

    了因大师又笑道:“你当他还在此地吗?今日天尚未明他便起黑票走掉咧。”

    翠娘不禁失声道:“这如何使得?他是一个浑人,如果那李元豹已经通知各衙门那便糟透咧。”

    了因大师笑道:“你放心,这家伙,傻人也有个傻心眼,便那李元豹已经通知各衙门,那些番役,也未必便能拿住他,何况他已混过江去,更是万无一失,不过在我那寺内却闹了一个大笑话,幸亏那知客僧是我徒弟,书记僧也不是外人,否则便连我也弄得啼笑皆非咧。”

    鱼老忙道:“这厮又闹什么笑话?你不是说他和你那几个徒弟很说得来吗?”

    了因大师大笑道:“就坏在这个地方,他因和各人全混得很好,不知怎么说到出家上去,他的出身来历,我早告诉了我那几个徒弟,便他也一字未瞒,连被白老弟戏弄的话全说了出来,又连说想走,我那徒弟静修也不是东西,有意逗他说:‘你要此刻就走,除非是我金山江天寺的和尚或可无碍。’谁知他随时便缠着我那徒弟要出家,并且说他在少林学艺就早想出家,只因恐怕熬不住不动荤酒,才没有敢这么做,后来出了少林寺,在江湖上混,才知道和尚不吃荤酒不过是摆个样儿,有的竟大吃特吃,这才想穿了懊悔,如要出家那就还不现成……”

    鱼老看着晚村不由大笑道:“这厮原来不但不傻,而且也很乖觉,只一次便看出便宜来咧。”

    晚村笑道:“我本来就是个和尚,怎能算是佛门子弟?这厮如果真的以我为法,那便是罪过咧。”

    了因大师大笑道:“鱼老施主不必取笑,那厮说的酒肉和尚,却未必便是说的不昧上人咧,你且听我说完再说。”

    接着又道:“我那几个小徒当时也知闯了祸,只有对他说明出家决不是立刻可以做到的,妊不容易劝了下来,却不料这厮嘴上虽被说服,心中却打好主意,今天竟乘着大家做早课之际偷了那静修一身僧服和一顶竹笠,用翠娘送他的那个包袱连两根虬龙棒也包了,溜出寺去,在附近寻个小剃头铺子,将一头头发剃得干净,就在剃头铺里,将一身僧服换上,竹笠向头上一戴,在剃头钱之外,又多给那铺中小伙子几个钱,竟着他到寺中,寻着静修说明,衣服是他带走了,一到嵩山便着人寄回银锭,并请那书记僧代写一信给我,说明他非立刻回去不可,当那静修和书记僧常明见已出事,连忙去告诉我,一面分出人来去追他,等到江边一查问,果然有这样一个和尚已过江去了,哪里还追得着?你能说他真傻吗?”

    翠娘闻言不禁俏脸微红道:“我真想不到这位同门,到末了竟来上这么一手,真丢人之至,谁又想到这样一个浑人,会打上这个主意咧,幸而老师父不是外人,要不然透着连我也难为情吗?”

    了因大师哈哈大笑道:“你以为他这事做得丢人,我便生气恼他吗?老实说,我就爱上他这点天真,别人只稍知世故的,便决不肯这样做,也决不敢在我面前这样做,所以我已打发人赶下去,并且写上一封信给铁樵大师,说明此中原委,教去的人,务必赶上他沿途照拂,一直送到少林寺,取了铁大师的回信再回来,连我那小九环锡杖也带去咧。”

    白泰官忙道:“你那锡杖令子从不轻用,怎么为了这样一个浑人,竟用上全力咧?”

    了因大师正色道:“你知道什么?一则我爱上这个人是一块浑金璞玉,便苦练成这一身功夫也非容易,如果中途出事遭人暗算未免可惜,二则我们和铁樵大师万不容有所误会,所以不得不尔,否则单凭一纸空函,那铁大师恐怕未必便能轻信咧。”

    晚村不禁也点头道;“那李元豹既是这样一个无耻小人,夫妻二人又全吃了大亏,在此挑拨我们不行,也许就真会再到嵩山向少林一派去挑拨是非,虽然方才白老弟说过,那位林老施主已经北上,但能由大师再去上一封信更要好得多,便那位傅寨主,虽然鲁莽一点,如果用得其当,在军旅之中,也是一个人才,却是要着咧。”

    说着曾静又看了天雄一眼笑道:“既如此说,我们明天便须全到太湖去,马兄对那曹织造之约如何践法?翠娘允下人家的解药又何时送去咧?”

    翠娘道:“马大哥之伤,余毒虽净,那李元豹为人却绝靠不住,不等创口完全平复毫无异状,我那扣下的解药决不能给他,便迟上一二十日也决不算失信,至于马大哥和那曹寅虽有造访之约,却未说定几时,更属无妨,难道我们要走,还要先去告诉他不成?”

    曾静把头连摇道:“非也,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决不是怕对这厮失信,但恐他一起疑,难免又另生枝节,所以我打算,明日在开船之前先由我托辞马兄须向昆山一访肯堂先生,期以半月再来,以安其心,诸位以为如何?”

    白泰官笑道:“这样也好,仗着此马之力,有半个月,我也可以赶回来咧。”

    天雄道:“如以此马脚力而论,只要白兄在京无大耽搁,有半月工夫也尽够了。”

    说罢一看夜色,又道:“白兄既须赶路,待我乘此时间将信写好,便烦带去如何?”

    泰官方在点头,翠娘不由笑道:“你要写信还得费事,我们这船上纸墨笔砚却不全咧,最好上岸去,那边不远,便有一处酒店,能跑一趟吗?便我也得写一封信给凤丫头咧。”

    鱼老忙道:“你马大哥创伤尚未全好,怎么能走得路?你不会去将纸笔借来吗?”

    天雄道:“无妨,我也打算试行几步,如不能走,再请世妹前去便了,在船上写信也不大方便。”

    翠娘一笑,手指江边柳林外面一点灯光道:“那灯光下面,便是酒店,离开此地也不过百十步,我扶你去如何?”

    天雄笑道:“那怎么敢当,你只替我寻上一根短杖便行了。”

    翠娘笑道;“你要短杖那更现成,我妈便有一根鸠杖待我去取来便了。”说罢先站了起来,去后舱提了一根朱漆拐杖来,天雄接过一试,那杖颇有份量,再仔细一看却是精铁铸成,不由笑了一下拄杖而起,自觉尚可行动,便同翠娘向众人道声:“暂时别过。”登岸而去,白泰官在他走后,又将昨夜的事和独臂大师及各长老之意,详细说了,鱼老忍不住,把矮桌一拍道:“既如此说,那鞑酋种种措施已可想而知咧,这次他如南来,我要不宰了他,也不算是纵横海上的鱼壳。”

    了因大师忙道:“那是将来的事,照这么一说,恐怕这江南织造也是专门为了对付我们,倒不可不更加小心了,也许连那李元豹也是奉命而行咧。”

    泰官道:“庵中诸长老也是这等想法,所以特为着我到北京去打听一下,也有一半是为了这个。”

    晚村也点头道:“难怪庵中诸位一时不能决定,原来却有这样一连串的事情,不用说,鞑虏目前已经对我们这些人打下了主意,威胁利诱双管齐下,还外带挑拨离间,老实说,他这一下如果再不成功,那便更有歹毒的着子在后面,我们即使想安份守己也做不到咧。”

    说着一看天边月色道:“古人常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刀俎鱼肉已经摆在面前,但望你此次北行,那年羹尧真能有点作为,便是我汉族之福,否则我们这些稍明大义的人,使想苟全一时也办不到咧。”

    鱼老慨然道:“在这种局面之下,谁还有心苟全下去?我久已说过,这一把老骨头,随便什么地方全可以抛,但死却要死得光明磊落,打算随便听人宰割,那我却做不到咧。”

    接着又向泰官道:“老弟此番北上,却须将各事完全仔细打听清楚才行,老朽年已垂暮,报国之日有限,却不能错过时间致使欲死无地咧。”

    曾静笑道;“老将军怎么说话又颓丧起来?须知只要鞑虏窃国一日,便皆我辈报国之时,我与敝业师虽然均系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尚不敢自弃,何况老将军昔年曾纵横海上,力敌万人,如果一旦有机可乘,率师北上,还怕不又是驰骋疆场,斩将举旗的时候?也许这直捣幽燕,生擒鞑酋的重任就在你身上,怎么说出这种话来?”

    鱼老猛伸双臂,哈哈大笑道:“果真能有这么一天,倒也不枉我遁迹江湖,草间偷活,忍耻受辱了这许多年,却只恐英雄老去,这一腔热血便无洒处咧!”

    白泰官笑道:“自古胡人无百年之运,从他关外称王不臣之日算起来也差不多咧,老前辈但请放心,我此番北上,一定携得好音回来,你准备磨好了宝刀,等候杀贼便了。”

    鱼老举杯相祝道:“但愿老弟言而有征,那便好了,老朽宝刀不须磨得,早准备好了咧。”

    了因大师也飞过一杯来大笑道:“我也祝老弟一杯,此去真能带得好音回来,不但鱼老施主得完杀贼窃国之愿,便愚兄也馨香夜祝能有这么一天咧。”

    白泰官举杯一饮而尽道:“二位赐酒,小弟均一一拜饮,我相信此去虽然未必便有立刻义举的事,但必有令二位高兴的好音携归,大家且痛痛快快的喝上一场如何?”

    曾静一面也从旁相劝,除了因茹素,晚村不能多饮而外,鱼曾白三人均互相把盏畅饮,一直吃到月到中天,天雄翠娘二人方才回来,一人向白泰官递上一封信,托其分别带给羹尧和中凤,泰官一看两信,天雄的信并末封门,忙道:“这两封信,我必设法带到,但马兄为何不将这信封上是何道理?”

    天雄笑道:“此信无须封得,除那雍王左右和年府上下而外,便在京诸位全无不可看之处,何况白兄和在座各位对我此来经过全已知道咧。”

    翠娘抿嘴一笑道:“我给那凤丫头的信,事关机密而且我们全是女孩儿家,却不敢那么大方,白叔都不可中途偷看呢!”

    泰官大笑道:“岂有此理,不但你们的信我无偷看之理,便马兄之函,他虽如此说,我也决无窃窥或与周路二位查阅之理。”

    说罢,连忙取过饭粒将信封好,又向翠娘索来一张油纸包好,藏在身边,相与畅饮,当夜除了因大师仍向金山而外,余人均宿舟中,第二天一清早起来,白泰官便携了那匹宝马渡江北上,曾静自去曹寓通知曹寅,那曹寅原也早有专函递出正须候回信,再为决策,除恐灭雄等他去而外,其余倒也正中下怀,但又不便强留,只有暗中着人尾行,查看监视,暂且不提,那了因大师和晚村天雄等人,一等曾静回来,便仍照预定计划,乘了鱼老者那只船,一路向太湖而去。

    在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北京城内,也全忙得千不亦乐乎,虽然时当盛暑,各方面一处也没有闲着,那位避暑御花园的康熙大帝,正在秘密筹划南巡,各皇子阴谋夺储则愈演愈烈,周浔路民瞻等人,也忙于探听消息,暗中布置,羹尧虽然因为在雍王府来了一个胡震,省却不少心力,遇上难事也好背人请教,身边又多了一个周再兴,总算比较心闲得多,但他心中,却担着一重绝大心事,便胡周二人面前也不好直言无忌的请教得,那胡震平日还绝少戏言,周再兴却颇刁钻又好戏谑,又认真不得,有时虽也想到,江南诸侠既命中凤查考自己,周路二人口风也颇好,如果是正式娶为妻室自无话说,但现在难的是一个名份,却如何启齿得?一经想到这里,连致书恩师一着也觉后悔,那心中之急,更甚于各人,只苦于说不出口,偏偏一到上房和雍王府,那喜事的消息,却一天逼紧一天,不由十分烦躁,这天午后,正在后园中,自己所居的那间书房之中闷坐着,卸去衣冠,推开楼窗,一个人焚着一炉好香,就北窗之下,弹着琴消遣,却因心烦意乱,那一曲平沙落雁再也弹不好,蓦见周再兴悄悄走上楼来,在背后笑道:“恭喜二爷,小人要领赏,吃您喜酒咧。”

    不禁吓了一跳,连忙掉过头去道:“师弟你怎么又闹起这一套来?现在又没有外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愚兄现在心里正烦咧,你又开什么玩笑?”

    周再兴笑嘻嘻的道:“您别烦啦,好事近咧!”

    羹尧不禁沉着脸道:“玩笑是玩笑,正经是正经,什么好事近啦,你是指什么事咧?”

    周再兴嘻笑道:“您别生气,您那心烦的事我全知道,我们是师兄弟,我又是您的贴身小跟班,还能瞒得了我吗?”

    羹尧不由一怔道:“你胡说什么?简直更不像话咧,打从贤弟二次奉命重来之后,彼此虽然情同骨肉,说话也要有个分寸,你这么一来,教我能说什么呢?”

    周再兴忙又笑道:“好师兄,您今天怎么忽然对小弟这么大的气咧?实不相欺,小弟适奉周师叔之命而来,便是为了专诚向您贺喜,不过小弟叨着师兄喜气,有点忘形却是真的,你和云师妹的事,老师父和恩师已经全答应了,不过恩师恐怕外人议论,所以特为差了白师叔来京和周路二位师叔商量,现在周师叔已差小弟来向您贺喜,您想这还不是好事已近了吗?”

    年羹尧闻言,不禁站了起来道:“此话当真吗?那么周师叔到底如何说法的咧?”

    周再兴寒着脸道:“您问这个,小弟适才已蒙师兄训斥,却不敢再胡说咧!”

    羹尧连忙赔笑道:“适才算愚兄冒犯,还望贤弟不必生气,容我谢过如何?”

    周再兴忍笑咬着牙齿道:“师兄言重了,那本来是小弟年幼无知,信口胡说,怎么怪得您生气?您要这么一说,不折杀小弟吗?”

    接着又作了—个揖道:“小弟把话已经传到,适才放肆,还请恕罪,以后再也不敢咧!”

    羹尧见他放刁,又老着脸笑道:“贤弟何苦故意捉弄我?实不相瞒,愚兄自命马天雄南下之后,便深悔此事孟浪,如今周师叔既命贤弟通知,想必那马天雄已经向恩师当面呈明,还请详细见告才好!”

    周再兴忍不住哈哈一笑道:“小弟不过胡说罢了,您还要问他做什么?”

    说罢,猛一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儿来,又笑道:“您别着急,只先看一看这个,容小弟再细为呈明如何?”

    羹尧一看,那层油纸封固甚密,再拆开时,内面却是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敬烦白师叔掷史

    云师妹中凤亲启

    侄女鱼翠娘叩托”

    不由诧异道:“这是云师妹的信,你又弄什么玄虚教我看起来。”

    再兴笑道:“您别心急,白师叔说,这里面是两封信咧,本来教我拆开分别投送,一来小弟心想偷懒,二来你送给她,也许比小弟转交要合适得多,所以才没拆开,您再看看是不是两封便知道咧。”

    羹尧再拿起那封信来看时,果然底下还有一个一样一式的信封,是天雄托白泰官寄给自己的,连忙又拆开那信详细一看,始而忧形于色,继而又笑道:“果如贤弟之言,只是那马兄为我,又几乎把性命送了,这真教人于心难安,不过那白师叔想已将二位老人家之意呈明周路二位,到底周师叔如何说法咧?”

    周再兴含笑摇头道:“这个小弟却不敢再说,前此多言已经自悔孟浪咧。”

    羹尧不禁也作了一个揖笑道:“贤弟怎么老记得方才的碴儿,愚兄谢过就是咧。”

    周再兴慌忙还礼道:“师兄,您怎么对我又来起这一套来?小弟怎么敢当?其实小弟不说,您也明白,只那贺喜二字便尽在不言中咧。”

    羹尧又央求着道:“你还得说明白一点,我才敢放心,要不然谁知道他老人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咧?”

    再兴大笑道:“师兄向来做事极其明决精干,怎么独对此事糊涂起来?这是何等大事,如果他老人家没有明示,小弟怎敢胡说?向师兄开玩笑吗?”

    接着又笑道:“无怪人说事不关心,关心者乱咧,以师兄尚且如此,何况他人。”

    说罢,正色道:“周师叔说,如依名份而言,决不可有屈云师妹,不过此事所关者大,云师妹又出自愿意,老师父既无说话,而且也主张把您两位合成一处,自可从权,不过他老人家盛赞云师妹,而对师兄只说一声便宜了您,此番完姻以后,您还须对得过云师妹才好,您知道云师妹为什么自甘做妾嫁您做个二房吗?”

    羹尧不由惶恐道:“愚兄向来待人以诚,便朋好知交也不敢轻负,何况云师妹为我如此委屈,将来焉有对不过她之理,不过我倒有点不解,难道云师妹委身嫁我,还另有什么用心吗?还望贤弟须在此时对我言明才好,要不然大错一铸,我虽不负人,也实难自解呢!”

    潇湘书院扫描月之吻OCR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