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10 悲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写什么好呢?

    池非思考着这个问题。

    首先,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不能写,因为没有人会相信。

    谁会相信几百年后,人类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深海潜行,可以在陆地上坐着铁箱子快速移动?

    没有人会相信的,别人只会当你是异想天开的傻子。

    第二,违反社会常识的东西不能写,因为有违这个时代的伦理道德。

    正如灰姑娘的故事一样,他为什么要改得面目全非才能跟别人讲?

    就是因为灰姑娘本来就是西方童话故事,里面的背景和风俗都跟这个社会的伦理不一样。

    一个好人家的姑娘,不仅抛头露脸,而且还跟一个陌生男人跳舞亲吻。这跟风尘女子有什么区别?

    这种行为在西方社会或许还能被接受,但在这个中式传统社会里是绝对会被人唾弃的,写出来也会被人骂。

    第三,有关政治,尤其是涉及到朝廷和皇权的东西不能写。

    池非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民众的言论权开放到什么程度,但小心点总没错。

    君不见明清两朝,文字狱是最夸张的,被牵连者以百万计。那可真是会要人命的。

    第四,诲银诲色的东西不能写。

    虽然带色的话本很受欢迎,但写这类作品的作者通常没什么好名声。

    读者也是偷偷地看,不敢让别人知道。

    写得太过份的话,还有可能会被禁。

    池非在张泉水他们那边借完所有话本,并全部快速看了一遍后,总结了这个时代流行话本的几个种类。

    一是武侠犯禁类,二是才子佳人类,三是灵异鬼怪类,四是世情警醒类。

    其中武侠和才子佳人是最受当下读者欢迎的。

    池非想了很久,终于决定把一个在他那个世界里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写成小说。

    这个故事就是梁祝。

    梁祝是民间通过口耳相传的经典爱情故事,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历史上最早关于梁祝的记录,始于唐初,据《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其后各个朝代也分别有关于梁祝的各种记载。

    梁祝的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是很多版本的,有封丘版、汝南版、上虞版、杭州版、宜兴版、微山版、诸城版。

    每个版本都不太一样,但其中山东诸城版是流传最广,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版本。

    故事的内容是:在诸城北部的相州镇梁山屯村内,有一户人家姓梁,这就是梁山伯的家。

    梁家早年富裕,山伯的父亲也曾办过塾堂,不幸积劳成疾,三十几岁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为命,日子逐渐败落下来。

    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自幼体弱多病,家中生活仅靠母亲雇短工经营几亩薄地为生。

    待山伯长到十六岁时,母亲怕误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俭用,攒些积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里远的小梁山的塾堂里读书。

    因塾师曾是梁山伯父亲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处处受到师傅的关照,学绩甚好。

    故事女主角祝英台出生于诸城石桥子镇西的祝家楼村,父亲是该村员外,人称祝员外。

    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楼村的四角上,四楼对应,祝员外即家居东北楼。

    当时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红儿。

    因祝员外膝下无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请求,于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装去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