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生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王敬直想了许久,终于是想起来,在自己太原王家中,有一个读书不成器的远房叔叔,名唤王宗和的,符合宇文禅的条件。“我王家倒是有一偏房族叔,如今便在长安经营一个布坊,手下养了十几个伙计”,他说道。

    “如此甚好,我明日下山,可否请王兄陪我一起去见见这位王先生”

    “下山啊,那敢情好”,王敬直在终南山上受限许久了,早就想下山去玩玩了,如今有宇文禅陪同做保,相信孔颖达会放自己的。

    翌日,一行五人骑马下山,是的,一行五人。

    宇文禅带着王敬直去找孔颖达请假,被王淑芸撞见,小妮子吵着也要跟师兄和哥哥下山去玩。孔颖达自从宇文禅下山之后便对他有所放纵,如今更是因为平阳公主的事情给了宇文禅诸多特权。

    反正王家两兄妹在长安基本可以横着走,如今还有宇文禅帮自己监视着,孔颖达也乐得清闲,笑骂了一声“都赶紧滚”之后便放他们下山了。

    三人下山,还带上了孔方和王淑芸的一个侍女,一行五人,驾着一辆马车骑着三匹马往长安而去。

    王家兄妹早已经将长安城地皮踩熟了,可是在山上压抑许久之后,还是想要在城里好好放松一下,只有宇文禅还记得此次下山的本来目的,强行拉着两人先去找了王宗和再说。

    长安西市,王记布坊的招牌金碧辉煌,门庭若市,俨然是整个市场上最为火爆的商家。

    这时候就体现出尊卑有别的好处来了,即便王宗和做生意做到了长安布市的龙头之一,在王敬直王淑芸这一对正房嫡室的族长子女面前,仍是低了一头。

    前面伙计通报之后,王宗和迎了出来,将宇文禅一行人请进去。

    虽然他是族叔,可王敬直毕竟是太原王氏族长的嫡长子,况且,王敬直的老爹王珪是正宗的大唐要员,王宗和不仅是偏房,还是个地位低下的商人。

    在王敬直兄妹面前,王宗和明显有些拘谨,不知道这对正房家的公子小姐来做什么。

    王宗和请王敬直坐上座,王敬直却是将宇文禅请上座了,宇文禅还想推辞,没想到王淑芸竟是直接将他推到主座上。

    既然已经坐下,那便坐下吧。

    王宗和正想问这个让王敬直主动让出主座的年轻公子究竟是哪家公子,莫非是皇亲国戚不成,便听见王敬直开口,“这位是宇文公子,乃是终南山孔颖达孔先生的高足,我和妹妹的师兄”

    “哦哦,原来是孔先生的爱徒,失礼失礼”,王宗和虽然是个商人,但毕竟是从太原王家这种大家族出来的,不会如柴正贤那般有眼不识泰山。

    “无妨,贸然打扰,还请王先生见谅”,王敬直身份高可以不在意,宇文禅对于这个王宗和还是很尊重的,毕竟自己做生意还要靠他。

    王宗和还纳闷王敬直兄妹两人怎么会来找自己,还请这个宇文公子坐了上座,仔细一想,要找自己的恐怕就是这个宇文公子吧。

    “不知宇文公子来寻老夫,有何事啊”,王宗和开门见山地说道。

    “谈生意”,宇文禅很干脆地说道。

    “啊”,王宗和轻声说道,仿佛是听错了,这可是儒学宗师孔颖达的徒弟啊,你居然要做生意。

    “我的身份不适合自己出面做生意,便只能请敬直兄弟帮忙,在长安找一个信得过的本族人,他便想到了王先生你”

    王宗和终究是在商界打拼几十年受尽了权贵眼色的,第一次见到师门显赫的读书人想要做生意,虽然震惊,却也很快反应过来了。

    “不知公子要做什么生意”,既然是上门谈生意,那王宗和便在商言商,顶多看在王敬直两兄妹的面子上让些利益,若是不能赚钱便罢了。

    那边的宇文禅不曾说话,而是直接从袖子里掏出来一封信。

    做生意的想法并非是一夜之间萌生的,宇文禅考虑了许久,做了一份计划书。

    在大唐这样一个科技树没有点够,工业基础约等于无的年代,飞机大炮坦克步枪显然不切实际,只能做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东西。

    那么,便只能从衣食住行这样的身边小事做起。前些日子深秋降温,孔方捡回许多干柴,每日烧火取暖做饭,让宇文禅获得了灵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对于长安人民来说,秋冬季节的取暖是一件大事,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暖气,只能用烧柴火取暖做饭,好一些的便是烧炭。

    九月秋高,北风怒嚎,宇文禅迈向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宇文禅的计划并不困难,只是需要一些人手来实现。

    他要卖的,是一种叫做“法烛”的燃料,根据记忆,他在计划书中已经详细介绍了法烛的制作过程。

    王宗和半信半疑地拿过宇文禅的计划书,起初还有些随意的他越看越慢,越看越惊讶。

    “宇文公子,这生意,我王某做了,你我七三开”,王宗和激动地说道,他从宇文禅的计划书上看出了巨大的商机,况且他本就是开布坊的,连工人都省了,便是七三开都能赚大钱。

    “好,那此事便交由王先生全权操办了,有事可到终南山上木屋寻我”。见王宗和这般说,宇文禅也很爽快,应承下来。

    随后,宇文禅便带上王氏兄妹离开了,他还有另一件事要去做。

    三人离开之后,王宗和便行动起来了。

    王宗和购买蜀郡青麻布,在自家布坊缝成小布袋,又购买新麻鞋几百双。在自家布坊外面打上“三双旧麻鞋换一双新麻鞋”的标语。随后,王宗和又在城中找来许多乞丐和孩子,每日发给粥饼和五文钱的工钱,要他们用布袋去收集槐树籽。

    几天时间,前来用旧麻鞋换取新麻鞋的人不计其数,一共收换得旧麻鞋一千多双。那些乞丐和孩子拿了用槐树籽换工钱,捡得多的还能多发工钱,几天时间一共收到了两车槐树籽。

    随后,王宗和到西市买上几石油靛,雇用厨役煮熬。又在坊门外买下几堆遗弃的碎瓦片,雇人在流水涧将泥滓洗去。之后便是工人的劳动了,王宗和令布坊工人用锉碓锄切破麻鞋,用石嘴碓捣碎瓦片。再用疏布筛子筛过,和上槐子、油靛,日夜不停地捣烂。

    待到麻布被捣成乳状,将它们做成长三尺以下,圆径三寸的长棒,便是“法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