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免税之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宠,是个一根筋的顽固派。

    他在李木兰的问题上多次碰壁,早已在心中下定了打算,非要搅黄了这桩事不可。

    “萧相此言差矣,并州自有其内情,特事特办有何不可。我大唐国库充盈仓满粮足,让出些许利益换取民心,虽有些损失,功在长远计在今后也”,李纲抬眼望了望李渊,云淡风轻地说道。

    萧瑀是三省六部中内史省的老大,当得起一个“相”字。不过,在朝中浸淫四十余年,眼下又似乎悟透了皇帝心意的李纲可丝毫不怵这个中年“小年轻”。

    “你,你……一派胡言,市侩小民顺应朝廷即可,何须让利,……以此小惠小利飨民,不过助长其贪婪之心,若是五年之后并州再要免赋,你李大人便是大唐罪臣”,萧瑀往日在朝中飞扬跋扈惯了,哪有这种在朝堂旬日会议上被人当面反驳的时候,一时间气血上涌,指着李纲骂道。

    “哼”,李纲不屑于同他做些个人争斗,冷哼一声。

    “罢了罢了,两位爱卿莫要伤了和气”,李渊见两人似乎有吵上头的趋势,连忙劝诫。

    “父皇,依儿臣所见,赋税乃户部内务,免除并州五年赋税是否危及国帑,应当由户部专员说个公论”,就在此时,身穿明黄蠎服,胸前刺绣四爪蛟龙的太子李建成上前说道。

    “太子此言有理,微臣附议”,身为从晋阳唐王府世子开始做起的多年嫡传接班人,李建成自有其一套班子。随着李建成发言完毕,身后群臣中的太子党徒们纷纷响应。

    “好,那便让户部刘爱卿来说说”,李建成这话算是一个合理的措施,李渊当即同意,唤了一声户部尚书刘文静。

    当初征讨薛举失败之后,刘文静便被李渊虢夺了兵权,给了个无关紧要的户部尚书之职。

    户部的闲散伙计,这位大哥平日里都不管的,总想着哪天重掌兵权。

    若是如此赤血下去,也还算正常。偏偏后来在并州战败的李元吉、窦诞和裴寂前些时日迅速起复了。

    李元吉和窦诞身为皇帝嫡亲儿子和庶女婿也就罢了,偏偏跟刘文静有些旧怨的裴寂也官复原职。

    两相比较之下,刘文静怨气上头,在朝堂上态度都不太好,私下里更是对着独子刘树义发了些大逆不道的牢骚。

    经过刘树义的拼命劝诫之后,刘文静至少没有再外传这些话了。

    可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人的态度是很容易被其他人感知到的,而朝中从来不缺那些捕风捉影的言官。刘文静的不满情绪早已经被人打小报告给了李渊,李渊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态,早已盘算着过些时日便收拾了这晋阳老功勋。

    然而世事多变,刘文静之子刘树义上月在坂蒲城门下拼死护驾,让李渊爱屋及乌,对刘文静平添许多宽容。

    他已经决定,只要刘文静不犯十大重罪,他便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旬朝上,李渊唤了一声刘文静,不曾有人回复。

    众臣子都看向往日户部尚书的位置,却是空无一人。

    “禀皇上,刘大人今日告假了”,外间的侍御史大声喊道。

    “旬朝一旬才有一次,他怎么偏偏今日告假”,李渊有些不满,脸上笑意停歇。自己才刚刚决定放过刘文静,这个家伙怎么又搞事。

    伴随皇帝笑容消散,殿上氛围瞬时冷了下来。方才吵得欢的李纲和萧瑀都悄悄回到班列中。

    “父皇,儿臣统辖户部诸事,又是方才从并州回京,且容儿臣说句公道话”,一片紧张氛围中,李世民侧身出来说道。

    “你说吧”,李渊哼了一声,将对刘文静的怒火都连带到了李世民身上,说道。

    “儿臣这几月所见所闻,并州确实饱受刘贼蹂躏,应当休养生息。新任并州道行军大总管之奏请,与儿臣所想不谋而合。眼下我朝中各粮仓所储充足,使用二十年仍盈余,免于并州五年赋税,不在话下”。

    几位成年的嫡亲皇子一人主管了六部之一,李世民分管的正是户部,他对于全国粮食战略储备情况堪称熟稔于心。

    大唐初期的家底,确实是深厚到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这有赖于隋文帝二十四年的优秀成绩。

    从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至今已有十七年之久,隋炀帝杨广的确将大隋的兵马财产败得差不多了。但是,粮食这玩意儿有就是有,只要不是有心去烧,根本吃不完。

    如今大唐的粮仓之粮,保守估计还能再用二三十年。

    “既然如此,那便准了并州行军李总管之奏请,免除并州百姓五年赋税,萧卿家发文给并州李刺史,着他协同李总管办理此事”,李渊方才生气,有一部分便是因为免税之事并没有朝着自己所预想的方向发展,如今李世民出来给了个准话,他自然直接顺水推舟。

    甚至,他还很不合规定地,让并州明面上的一把手刺史李神通给李木兰打辅助。

    对于大唐的家底,身为皇帝的李渊怎么可能不知道。说出来让群臣商议一番,只是给你们面子。真以为你们反对,老子就不给宝贝闺女办事了?

    “是,臣这就去办”,萧瑀是内史省的老大,向地方大员写奏折发文的任务落在身上。虽然不爽,这件事还是要他亲自去办。

    千里之外,晋阳城巍峨依旧。

    历经两年多的战乱,终究是迎来了一段相对平和的时期。

    城中有许多被刘武周手下兵将强行掳掠来的百姓,如今大唐光复晋阳,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留在此地重新发展。

    宇文禅和平阳公主的队伍已经悄然回到晋阳城中。

    城外驿站,一行十多人正喝茶小憩,准备进城。

    突然一道声音传来,“驿馆里管事的呢,快将你们的点心吃食呈上来”,一道嚣张的声音传来。

    随后进来的便是一支浩荡队伍,当先一个中年人面容白净,几缕胡须养得甚是精美,身上玄黑蠎服彰显着他的不凡。

    此人正是新任并州刺史李神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