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三板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然向下,宇文禅腰身扭曲,抬起的脚尖向前翘,头颅微摆,做出一个高难度的平地挪移动作,灵巧躲过了斧尖的捅刺。

    腰肢扭曲近乎九十度,这般杂技动作几乎是他的本能反应。

    面对程知节层出不穷的进攻手段,宇文禅的招式技法几乎无用武之地,纯粹靠着习武本能闪躲过来。

    随后,他转向程知节斧子横刺而来的方向,手臂一挥,接住了掉落的马刀,狠狠劈落在程知节的斧子上。

    这一劈、一扫、一刺的三板斧本就神仙难测,对于战斗双方都有着极大的考验。

    程知节能够使出这三下,几乎可以横推九成九的武夫了,可偏偏在这晋阳府衙切磋时,面对这少年千牛卫不曾奏效。

    马刀劈落,长斧落地,程知节面上流下些冷汗。

    就连秦琼都只能靠力气硬接自己两下,不曾真正破解了这三招。

    可是眼前这少年,竟真的凭借自身完全躲过了三板斧,当真不可思议。

    往日的对手,即便能战胜他,都是靠着绝对实力硬抗硬解。

    可这宇文禅也太犯规了吧,居然生生躲过。

    手中斧柄滑落,程知节呆愣原地,直到宇文禅收起马刀,拱手施礼,说了一声“承让”之后才反应过来。

    “好”,周围一圈卫兵都发自内心地拍手叫好,他们都略通些武艺,看得出这两位高手在电光火石三四招之间的斗智斗勇。

    “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李木兰还不曾发话,便听到身旁廊道上传来皇叔的声音。

    城外休息的李神通也带着人来上任了,看他的样子,怕是两人切磋之前便已经在此看着了。

    “王爷”,李神通身上依旧是亲王蠎服,不曾换上并州刺史的四品官服,一水的兵卒见了,纷纷行礼。

    李神通先向身旁的李木兰低头眼神示意一番,才说道,“诸位免礼,程将军和宇文千牛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幸好本王及时过来,才能饱此眼福啊”

    “哪里哪里,我老程这三板斧耍了十几年,今日还是第一次被完全躲掉,宇文千牛好武艺,我甘拜下风”,三板斧甩完,兵器都被宇文禅击落在地,即便李神通不打断,他也得对宇文禅认输。

    “程将军过谦了,若非将军手下留情,在下这头颅都不一定在脖子上了”,宇文禅一番交手下来,早了那点争锋的小心思,反而是真心想要学习一下程知节的招式技法。

    这三板斧,颇有可借鉴之处啊,自己回去需得好好琢磨琢磨,还得跟老程打好关系,将来随时请教一下。

    “罢了罢了,二位稍后再叙,今日本王新到晋阳府衙上任,诸位都先行到前堂喝口热茶,将官府事务交接一下”,李神通素来是个不干活的主,可眼下自己是来给李木兰当吉祥物的,不做事怕是要被这侄女教训。

    他也只能暂时收敛本性,尽早带着李道彦和一众幕僚主簿熟悉府衙工作,自己才能安稳做个甩手掌柜。

    府衙前厅,李神通和李木兰正式接过了并州权柄,成为这三晋大地上一文一武的最高长官。

    某种程度上,并州已经变成了李木兰的一言堂。

    文书交接和城防布置是个细活,需要费些时间。

    并州文治现在有李神通加上侯君集,还有李道宗和李道彦两位堂兄弟在后边干活,想来不会有大乱子。

    武备方面,李世民征讨刘武周的大军已经抽调回去大半,只余下羽林军左三营随程知节在此留守,将来迟早也要慢慢撤回长安或者安置到边疆去。

    几年之内,平阳军才是这里的主心骨。

    一群人沉浸在工作中,时间缓缓流逝,“四百里加急,圣旨到了”,外间传话的官差突然大喊道。

    “哦?”,这群人都是在长安待惯了的,对于圣旨并不稀奇,可是在并州能有什么加急圣旨啊。

    外间一个传旨使捧着一卷帛书走进来,冲着李木兰跪下。

    按理来说,圣旨就代表皇帝本人,各地官员听到消息就该出门跪迎。

    可是这里的官员不太一样,便是李渊本人来了,也不会让李神通跪下,更何况李木兰了。

    那传旨使节也不会自讨没趣,恭恭敬敬地跪送圣旨。

    帛书被交到明面上的并州一把手李神通手中,他赶忙打开来看。

    李木兰则是在一旁低调品茗,想看看什么事值得加急送来。

    圣旨她可不稀奇,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

    对于她来说,单纯的圣旨还不如软布来得好使。

    大唐帝国三公主亲自面试过,圣旨擦嘴可不比丝巾擦嘴舒服。

    “圣上隆恩啊,并州百姓有福了”,李神通快速读完圣旨,心中喜悦都掩藏不住。

    “父亲,圣旨上写了什么,您这般高兴”,李道彦在一旁问道。

    “皇上免了并州百姓五年赋税,凡是造册在籍的并州人士,五年之内开荒种田不缴赋税,征发徭役也酌情减半”,李神通捧着圣旨说道。

    作为朝廷亲王,他不缺钱,不需要如其他普通地方官员一样考虑生计问题。

    这次回到家乡做父母官,即便没有李木兰在一旁监管着,他也得干出一份成绩来才行,没想到皇兄直接给自己送来一件大善事。

    “这件事居然这么快就办成了?”,李木兰颇为疑惑地看着那传旨使者。

    “殿下信件送抵长安,陛下正开着旬日朝,当场商议此事,满朝文武只有萧相一人反对。礼部李大人据理力争,随后太子和秦王都出来说话,文武百官也支持此事,陛下隔日便签发了圣旨”

    传旨使当日就在朝堂上候着,对着这些情况门清得很,直接说出来方便李木兰分析朝中局势,看清敌我。

    “哦,使官辛苦了,从私库取些财物犒劳一番,好生休息一下再返回长安吧”,李木兰脸上没什么情绪,对着身边侍女交代了两句。

    传旨使者很快告退,李神通凑近过来,“这般大善事,是殿下向陛下进言的?”

    “嗯”

    “殿下当真是菩萨心肠”

    “不过是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经此劫难,并州本就该休养生息一番”

    “是是,我这就安排人去写公文,将陛下和殿下厚恩告知全州百姓”

    “无需如此,照抄圣旨原文张贴即可”

    “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