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陶从时恍然大悟,“你是说,假死?”

    “嗯,有种药叫做龟息丸,不知道舅舅听过么?常人服了她,会没有脉息呼吸,看起来像是死人一般,可事实上她还活着。咱们也让表姐用这个,回头催着办完丧礼,再偷偷的救走,远离京城,届时只要舅舅和舅母能说服表姐,这事就此化解。只是毕竟要不吃不喝的躺七八天,回头挖出来,也是要受些罪,得好生照看的。”

    这法子其实并不难。

    只是陶从时夫妇关心则乱,先前囿于在元靖帝下手时救下陶妩的死胡同里,才没能拐弯。如今听谢璇这么一说,同时拍手称妙,“这个可以!这个可以!受点罪没什么,只要阿妩能活命,皇上不会追究,就已是大幸了!可以!”

    他们的激动令谢璇舒了口气,展颜而笑——

    “那么现在,咱们就合计一下,将这事情做得更加□□无缝,更加贴合皇上的心意!”

    *

    陶从时夫妇离开之后,韩玠为了那两三分的不确信,特地进宫一趟,探了探元靖帝的口风,结果跟婉贵妃所说的相差无几。他还特地往高诚那里走了一趟,探问皇上对于端亲王的态度,也是如出一辙。

    那么,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龟息丸在民间并不好找,然而韩玠毕竟曾身处青衣卫中,且前世游历了许多地方,见多识广,找起来不算太困难。

    等到十一月底的时候,一切准备停当。

    那一日天气晴好,冬日的风萧萧掠过地面,除了房屋院墙的漆雕彩绘,满目都是苍白。

    听说端亲王妃因风寒抱恙,高阳郡主前往平王府中,携了陶妩同去探望。母女俩自上回的口角之后,很是不愉快了几天,往端亲王府走的时候同乘一车,却言谈寥寥。

    到得端亲王府上,探望过了老王妃,那两位自然又说起了思安的事情。高阳郡主从前不太参与此事,如今被两头裹挟劝说,也只做出个顺水推舟的姿态。一个是生她养她教导她的母亲,另一个是她疼爱的女儿,如今这样的处境,着实有些尴尬。高阳郡主看着陶妩的目光里,总有一些悲悯,抱着最后一点希冀,她问道:——

    “阿妩,皇上都已经摆明了态度,咱们拗不过他。其实咱们退而求其次,答应把思安记在傅氏名下,养在你身边,对孩子也未必就是坏事。只是咱们吃亏些,等思安长大了一切自有分晓,总比惹怒了皇上好吧?”

    “惹怒皇上?”端亲王妃冷冷的看了女儿一眼,“那把老骨头有什么可忌惮的?你父亲前两回进宫,已经说得他有些意动,怎么就不一鼓作气?思安那是阿妩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平白给了傅氏那个贱人,你就高兴了?”

    “母亲!”高阳郡主低声提醒。

    元靖帝这些年日渐昏聩,是许多人看在眼里的。先有废太子之事,而后有越王逼宫,迫得皇上竟不顾脸面把宗亲召入宫中见证逆乱,足见这个皇帝有多无能,老王妃就是这么想的。

    ——她并不知道廊西暗藏的玄机,更不知道重阳那一日的危机。如果没有众宗亲在宫里,一旦元靖帝围剿越王、清理叛贼失败,反而被他占了上风,当着众亲族的面,越王至少没胆子当众弑君。否则越王关起门来弑君杀父,回头凭借他和庸郡王在宫里的多年经营,封锁消息掌控大局后堂而皇之的登基为帝,元靖帝还能有什么法子?

    老王妃的态度显然也鼓舞了陶妩,她先前就埋怨高阳郡主的劝阻,此时更是变本加厉,“母亲这些年安逸惯了,恐怕不知道握住思安有多重要。就像从前说的,皇上有意立思安为太孙,等将来孩子登了帝位,难道就让傅氏那个贱人捡了便宜?外公贵为亲王,她傅氏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来抢我的孩子!”

    ……

    和从前一模一样的说辞,让高阳郡主说不出话来。

    人一旦到了这个地步,强烈的欲望与无比的自信交杂,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她默默的叹了口气,“罢了,随你们吧,兴许是我太胆小。”

    屋内有老嬷嬷添茶,这是老王妃跟前的人,高阳郡主总是高看几分,取了陶妩的茶杯递过去,拿回来时却像是听得出神,顿了会儿才放在陶妩跟前。

    一杯茶喝尽又添了一杯,过了半柱香的功夫,陶妩起身要到端亲王妃跟前去的时候,忽然一阵晕眩,跌倒在地。

    高阳郡主惊了一跳,叫着“阿妩”过去搀扶,忙叫人去请太医。

    不过片刻太医到来,摸着陶妩那尚且温热的身体和已然没了任何跳动的脉搏,缓缓跪在老王妃和郡主跟前呈上哀讯。端亲王妃又惊又怒,颤颤巍巍的腿脚抬起来,竟将那太医踹翻在地,命人查陶妩用过的器物,均无异常,从陶妩这里,也没诊出是个什么由头。

    消息报到元靖帝跟前,老皇帝沉默了许久,下令厚葬陶妩。

    而陶妩的死亡,也被归结为突发心疾。有些人表面上看着无病无痛,有时候却会猝然死去,身上没有伤也没有毒,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

    陶妩被迎回了平王府以厚礼送丧,没有人去深查这件事情——

    在元靖帝眼里,陶妩骤然死在端亲王府,没在平王府留下半点踪迹,倒像是傅氏的手笔,他本就有杀了陶妩的意思,自然不会深究。于端亲王而言,陶妩之死固然令人哀痛万分,然而人是死在他府上的,那一日端茶递水的都是端亲王妃跟前的人,总归陶妩一死,他的挟帝自重之路已彻底断送,没必要再深究死因惹祸上身。而于傅氏而言,只要陶妩死了,她便拍手称快,管她为何而死呢!

    一场丧礼风风光光,极尽哀荣,丧音响彻整个平王府。

    谢璇跟着韩玠去祭奠的时候,傅氏以姐妹之礼服丧,既然陶妩已死,她也不介意让思安披麻戴孝,以显其宽仁之德。那些哀戚的声音或真或假,只有思安不懂事,抱在乳母的怀里,好奇的打量那座灵堂和哀哀哭泣的人群。

    细算下来,只有这个孩子是最可怜的。

    谢璇祭奠完了,对着思安出神许久。

    丧礼的第五天,在高阳郡主悲痛的坚持下,陶妩的灵柩送殡入土。

    隔日,小皇孙思安便被抱到了皇宫之中,由元靖帝亲自派人照料。随后,宗人府也在皇上和平王妃等几个亲近之人的见证下,将陈思安记在了傅氏名下。

    端亲王那里偃旗息鼓,平王妃这里心满意足,元靖帝于是开始安排后面的事情——端亲王已然被踢出了局势,作为皇帝的兄弟,除了本本分分的享受尊荣之外,他再难有什么权力,甚至因为在元靖帝的试探中频频露出野心,被暗着敲打重罚了一番。

    朝堂之上,傅家的人渐渐有了起色,韩玠也在元靖帝的授意之下,重归朝堂。

    *

    自打入了腊月,天气愈发寒冷,过了腊八、赶上小年,京城各处过年的喜庆气氛便愈来愈浓烈。

    这是谢璇在信王府第一次过年,又是跟韩玠在一起,便着意筹备。她这个信王妃的位子在府中自然是稳稳当当的——以韩玠那样天天把她捧在手心里,不时就要抱着来去的做派,信王府的下人们谁还不知道这王妃在信王心里的位子?

    外头诸事自有长史司打理,里头也有女官照应安排,只是许多事还要谢璇亲自来拍板定案,光是为各府筹备礼物的事情,就将谢璇忙了个头晕脑胀。她从前没有主事过,哪怕从前嫁入靖宁侯府,凡事也都由韩夫人和大嫂打点,她几乎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没有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跑,把握分寸的时候难免犹疑不定。

    韩玠瞧在眼里,只是道:“费这么多神思做什么,愿意亲近的也不在乎这点,不愿意的,把王府全都给他,也是那样。”

    话是这么说,可毕竟是一座王府,元靖帝膝下唯一一个活着的儿子,即便是半路认祖归宗的,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谢璇不能帮他在外面的朝堂起伏里出太多力气,至少也不能拖后腿,这些事上还是要尽力做得漂亮些,于是埋着头继续啃。

    木叶如今技艺愈发精进,每日变着花样儿的给谢璇做好吃的,冬日里活动得少,连着吃了几个月,近来又变本加厉,韩玠将她抱在怀里的时候,便发现了不同,低声感叹,“嗯,丰满了不少,回头我得重赏木叶。”

    被谢璇踩着脚尖,狠狠揉了揉。

    韩玠仿佛不曾有半点痛感似的,也用力将她抱进怀里揉了揉,逗得谢璇飞红满面。

    腊月二十九那天,廊西那边传来战报,说山匪顽抗、深雪之中易守难攻,前去征缴山匪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却终究未能克敌。

    元靖帝看过奏报之后拍案大怒,立时召韩玠入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