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架感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却只因为之前的一些负面书评,才遗憾错过。

    我举这么个栗子,当然不是想说明自己写得多好,我很清楚自己与大神之间的差距。

    想要说清楚的一点就是,删一些负面评论,不是因为受不得批判,而是留了会影响书的成绩。这一点,其实很多作者都是一样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负面评论都不能留,而是个别“言辞犀利”,或是一些只看了几章前文,就断章取义般的做出结论,容易带起节奏的书评坚决留不得。

    或许发书评的读者,自己当时都没考虑到某一点,只是纯粹的吐槽一下,结果就被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把问题严重化,故意上纲上线死揪着一点不放,来造成一片差评的景象。

    这样一来,如果没看过书的读者一进来,看到这些评论的话还愿意点开吗?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评论我都看过的,而且会非常认真地去考虑,某些地方如果做出改动的话,会不会影响后续的剧情。能改的都跑回去改过了,改了会影响大剧情,导致后面圆不回来的一般不会改,不然分分钟会崩掉的。

    而有些出自一知半解的人所提出来的意见,我就不知该怎么说了。提意见我当然乐意接受,但只求你们一点,不要自己都还没搞清楚事实就以百科上的某些所谓“资料”,来定义我写出了BUG好吗?

    BUG自然也是有的,毕竟网文那么长,又要每天更新,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没写出BUG过,一些无关大雅的问题,还请大家不要太较真吧。

    这里要特别说的一点就是,锦衣卫的服色问题,锦衣卫确实不是任何级别、任何地点都穿飞鱼服的。但这个我不打算改,道理很简单,飞鱼服、绣春刀是锦衣卫的一个重要标志,相信任谁一提起锦衣卫,脑海中都会头先冒出这样的经典形象吧?

    既然影视形象都是如此,为何独独要求网文去较真呢?本来这就是在戏说历史,不可能做到如正史一般,处处严谨,样样真实符合历史的。

    好吧,我实话实说,以我本人这初中文化水平来说,其实也写不出什么正史来,瞎侃侃还行,一家之言,不可尽信。

    本来嘛,看小说就是一种纯粹的消遣,而不是为了要“考古”。多做考据,也只是为了加强历史氛围,让人生出更多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而已。

    所以说,小说都是作者本人的一些历史观,再加上故事来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通过通俗文学来了解某个时代的一些东西可以,要求严谨就有些苛刻了,四大名著都做不到。

    比方说,《红楼梦》本质上就是一本架空小说,尽管它借用了明清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但要说做到绝对的真实,我觉得也是不可能的。再来说说《三国演义》,演义版本的东西,诸君确定要把它说成是正史吗?罗贯中用了大量历史上没有的桥段,来塑造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形象,难道当真符合史实吗?草船借箭和空城计是怎么回事?

    说这些,不是要否定它们名著的地位,只是想强调一点。

    不要把小说当成真实历史,自然而然的,也是想请求大家不要用太苛刻的眼光来看待《小官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篇YY文啊。

    总结来说就是,后文中考据仍然会存在,但不是为了单纯的为了考据而考据,亦不会为考古而考据,故事情节才是小说的核心。

    怎么写好看,怎样的写法更受欢迎,青田就怎么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