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太皇太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低声道:“宁国公府那笑话你也听了吧?我爹听了就和我说还是退了亲吧,二房那边更是想得美,知道我爹有退亲之意,便说让宋晓萝顶替我也成,真是好大的脸!我和我爹说烈女不侍二夫,若是他退亲我就死给他看,我爹被我吓住了,最后只和宁国公府那边说了让他们处置了那侍女,去母留子,如今是将那侍女远远发嫁了,那孩子就养在田庄上,依我说还是帝姬太过宠三郎了,内宅让那些眼大心大的奴婢钻了空子,等我过去好好整治内宅,才知道我的手段。”

    宝如叹了口气道:“那卫家公子着实不是良配,实在也太风流了些。”

    宋晓菡道:“少年公子,生得又好,难免有那等不知廉耻的丫鬟来引他,这京里高门,那家公子没有一个两个通房的?成婚的时候打发掉也算是知道规矩的人家了,你出身小家小户,不知道这高门媳妇,本就不能嫉妒的,只要端着正室的架子,拿出风范来,总能让丈夫尊重爱戴,更何况三郎待我又是不同,将来成婚后性子定了,用心在举业上,自然便能绝了这些风流债。”

    宝如默然不再劝说,宋晓菡却又低声道:“快看,那是张相夫人!”

    宝如看过去,淡淡道:“有什么好看的。”

    宋晓菡低声道:“你有所不知了,张相是太皇太后的铁杆支持者,太皇太后也多有倚重他,权倾朝野,如今太皇太后薨了,只怕张相也好景不长了,你看张相夫人那眼圈,真正是如丧考妣了。”

    宝如一怔:“不是说太皇太后出身贫家?”

    宋晓菡娓娓道来:“太皇太后出身贫家不假,高宗那会儿为不受宠的元后皇子,被当时的炙手可热的刘皇后排挤猜忌,连宫室都无人修理,更不要说选妃了,后来选妃之时,高宗不敢选世家女子怕受猜忌,便选了贫寒出身的良家女子为妃,以去皇后疑心,这便是太皇太后了。据说后来太皇太后有孕,高宗害怕锋芒太甚被刘皇后算计,便悄悄和时为翰林侍讲的张相说想堕掉其胎儿,张相便袖了三剂堕胎的药给了高宗,高宗回去后亲自熬药却梦到金甲神人击破药缸,惊醒后认为是神兆便将药倒了,告诉张相时张相解梦道此为天命,于是高宗便留下了这腹中孩子,这便是先帝了,当时太皇太后孕中思酸,高宗又和张相说,张相便带了木瓜藏袖中给他,后来高宗得登大位,太皇太后封了皇后,一直对张相十分尊重,高宗去世后,先帝登基,也一直十分敬重于他,常常问计于他,言听计从,如今他也是三朝元老了,算得上权倾朝野,只是如今的官家是过继的,太皇太后一去,太后又与他不太对付,只怕这两年朝堂要有大动静,我爹说了要不是如今祖父身上也不太好,真是想再外放一任,这眼看就是腥风血雨,朝堂倾轧,到时候站错队……”

    作者有话要说:  太皇太后背景借鉴自唐元献皇后。

    最近一章大家争论很多,我解释一下,昨天的情节的确欠深入考虑,全凭一时构思,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经常有神展开的构思,所以最好有存稿随时修正,最近没有存稿,工作又非常忙,老人住院小孩生病,偏偏一个月已经坚持了大半个月每天6000字,少不得想拿个全勤,所以每天都是打仗一样忙完生活工作的事情便争分夺秒的码字,有时候甚至是开会的时候用手机码字,所以情节欠深入思考是有的,还请大家原谅。不过为了写圆这个情节我也已经尽量打补丁了,比如太皇太后出身平民寒微,不熟悉士大夫阶层的潜规则,她被先帝保护了许久,又一直因为儿子的原因受人尊重,很少被人违逆,对宫斗不太在行,行事也未必考虑周全,一直在高位年纪又大了,不免有些刚愎自用,所以难免会被人当了枪使。本文一开始的确是架空,后来写到变法之时感觉到不如直接借鉴宋时背景,因为宋朝因为变法搞得很惨的皇帝有几个,但是完全严格按宋朝背景来,作者积累不够,学问不够,的确做不到,会有纰漏,也感谢大家指出。

    最后我再说一下对于考据的个人看法:我们看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大部分人是为了消遣时间,因此故事性是第一的,文笔以及文字和故事是否有意义是其次的,有些人因为自身文化底蕴比较高,看文的时候难免要求比较高,喜欢考据,这也是一种乐趣所在,但是有很多读者则只是在乎故事性,并不在意这后头有没有原型,这样写三观正确不正确,逻辑是否自洽,那么喜欢考据的呢看到文章有瑕疵提出来,大家讨论,既能给大家长见识也能给作者及时指出错误,这很好,但是不依不饶并且一定要说服别人和自己一样的观点并且一定要求作者俯首认错,那就有点KY了,毕竟许多人并不在意这些东西,比如甄嬛传是否真的发生在雍正时代,还珠格格这么没规矩怎么还活得这般滋润,崔莺莺一个相国千金又是身边只有一个红娘而被张生私通得手的,董小宛又是怎么可能通过层层筛查成为皇帝的宠妃的,有些人就爱看个情节,而就作者来说,有时候过于纠结自己写的东西是否合乎逻辑合乎历史合乎考据是否能让所有读者满意经得起所有读者考据研究,那是肯定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桎梏以及不得不过于讲究逻辑严密而每个人都只能在历史上找原型整日在故纸堆里搜寻历史梗以便于应付读者的反复诘问。就比如本章的太皇太后背景借鉴,太皇太后背景借鉴自元献皇后,张相借了张说的人设,若是历史上无元献皇后,大家也觉得很荒唐,一个太子居然被逼到如此地步需要堕胎自保,但是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所以我借鉴了历史人物,但是这样的故事是不能作为主线的否则大家知道原型就能猜到结局,只好用在配角身上。当然我不是为作者的错开脱,我只是想说这难免会影响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自然也是努力成为一个严谨周密经得起考验的作者,但是这需要许多的知识积累以及熟练使用,并非永远都能面面俱到,难免偶尔会让人失望,也请大家多多指教。

    网络小说不过是个爆米花,考据得再严谨,也依然在很多人的评语里是个“推荐看”或者“文荒可看”,又或者是“可以买v”或者是“只配看盗文”这样的分别而已,万万写不出个诺贝尔奖或是字字珠玑洛阳纸贵,也不过是和那些三言二拍一样,或者有缘被许多年以后的人从中窥读你我的行为思想,或者淹没在茫茫的网络小说群里无人问津,所以千万别以“文以载道”“不能教坏小孩子”的要求来要求作者,网络小说作者其实只是俗世里的一个说书人,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换点糊口钱,你喜欢了就打赏下,喝彩下,不喜欢了就笑一笑说一句小说家言不可信也,千万别就为了这就在茶馆里头拗起来和人争吵,平白坏了大家的心情,是不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