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精忠余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道君皇帝君臣宴饮上,当着大宋君臣的面,鲍太平指挥演唱一曲后世广为流传的《精忠报国》曲目,慷慨激昂的曲风,高音处,鲍太平也唱不来,便在大晟府寻乐二十二名嗓音洪亮者,指挥演奏一场合唱版的《精忠报国》,气场宏大,歌声震撼。

    后世流传的历史传闻,岳母在岳飞的后背刺有“精忠报国”的四字纹身,鲍太平听闻这首歌曲,总能联想道岳飞抗金,歌词中的“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他自然的联想到小商河中殒命的猛将杨再兴,每每听屠洪刚老师演唱,鲍太平都感觉自己心潮澎湃。

    大宋君臣,还沉醉在被粉饰的天下太平、万过来朝的美梦中,骄奢淫逸,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不知沉疴日重,亡国无日……

    这是病,得治,而且破鼓得用重锤。

    鲍太平年纪还不到十五岁,不过是走马上任三日的伶官,位卑言轻,唱一首迥异皇帝喜好风格的歌曲,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大宋君臣,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匹夫未敢忘忧国,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听天命。

    大宋君臣听闻此曲,表情各异,惊讶者有之,厌恶者有之,一曲罢了,众人目光齐刷刷的聚焦在道君皇帝身上,此曲的好坏基调的定论,全靠这位“诸事皆能,唯不能为君耳”的皇帝评价。

    鲍太平现在隶属皇家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进献的曲目并非个人行为,大晟府提举周邦彦还担着重大干系,奖赏和处罚,周邦彦都报不了。

    但见,道君皇帝面沉如水,阴晴不定,陷入深深的沉思重,周邦彦感觉事情不妙,率先奏道:“此曲刀光剑影,有擅开边衅之嫌,臣本不同意进献,奈何协律郎年幼无知,仗着皇恩圣旨,不肯听臣的规劝,此曲进献,与臣没有干系。”

    一墙遇倒,众人皆推。

    枢密使童贯奏道:“我大宋雄师,兵锋所指,百战不殆,怎么会有‘忠魂埋骨他乡’?唱词与事实不符,臣请陛下圣裁。”

    鲍太平不知圣意如何,眼看着周邦彦忙着撇清干系,童贯开始落井下石,鲍太平心中紧张,却未到惶恐的地步。

    他平素多跟鲁智深这样豪爽的人来往,虽然不会像鲁智深一样,一言不和就杀人,便也对前途看的洒脱起来。

    不作死,不怕死!八品伶官的官衣,得来容易失去也不觉得可惜,大不了跟鲁智深去混江湖。

    鲍太平没有像林冲一样,望上欺下,把当官作为个人发展唯一途径,鲍太平这一份洒脱,因其有后路可走,碳火铜锅的生意越来越大,他不愁没钱花,他日朝堂、商场混迹不下去,绿林中至少也有鲁智深、林冲这样的领路人。

    与天子奏对,鲍太平便少了卑躬屈膝的奴才相,至于恩赏奖罚,也看得云淡风轻。

    天子沉默,百官颤栗,良久,才见道君皇帝龙颜大悦,赞叹道:“好一句‘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妙!妙!妙啊!”

    原来这道君皇帝,志大才疏,好大喜功,最喜欢这一句‘四方来贺’,也不管大宋给辽、夏纳岁币的事实,只因为歌词意境深远,道君皇帝又是文人较真的性格,将曲风和意境跟自己的学识结合在一处,耗费那片刻功夫,才发出慨叹之声。

    鲍太平常常的舒了口气,心道:好大喜功,帝王通病,预先判断果然不错。

    百官松了口气,齐声拍马附和:“吾皇圣明。”

    君臣肯定,算是给这首曲子定了基调,鲍太平无须忧虑,周邦彦也无须汗流浃背。

    殿帅府太尉高俅奏道:“吾皇万岁,此曲慷慨激昂,提振士气,臣拟定将此曲在禁军中传唱,还请陛下圣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